本报讯 (记者 张伟) 旨在以数字友好城市建设为指引,加速构建京津冀全域数字生态共同体,7月3日,由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牵头,京津冀三地数字经济领域相关行业协会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专题论坛上,联合发起组建数字京津冀协同共建服务联盟,并发布《数字京津冀协同共建》行业倡议。
该联盟聚焦产业链生态协同、场景应用示范、数字园区协作等维度,汇聚协会各方力量,推动京津冀数字经济产业链“织网”,构建更加开放、协同和创新的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共同体。联盟首个联合项目“京津冀数字经济园区伙伴计划”在本次论坛正式启动,首批23家园区加入伙伴计划,并召开了第一次伙伴对接座谈会。
会上,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秘书长李伟提出“北京研发+津冀制造”“北京数据+津冀算力”“北京订单+津冀服务”“北京方案+津冀场景”“北京输出+津冀转型”五大数字经济协同模式,并提出基础设施网络联通、数据要素自由流通、数字技术创新融通、公共服务智慧互通、数字产业链条贯通、数字场景应用畅通的“六通”协同建议,以共建京津冀数字共同体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