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洋
近日,“共创·共建·共享”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大会在上海市浦东区举行,数纽联盟、一体化数据市场区块链跨链实验室揭牌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数据流通制度体系(2025)、一体化数据市场标准体系,首发数据市场智能体并启动智能体市场建设。这些举措体现了上海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也标志着我国在推动数据要素跨区域、跨领域流通,构建全国统一数据大市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以上海数据交易所为例,截至今年5月底,共签约数商1600余家,挂牌数据产品5000余个,2024年交易额超50亿元。今年上半年交易额超30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超50%。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成效初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各地纷纷积极响应,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数据增速位居前列。全国数据存储总量为2.09泽字节(ZB),同比增长20.81%。存储空间利用率为61%。结构化数据增速大幅度超过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增速,表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明显提高。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数据“供得出”还要“流得动”。
为更好构建一体化数据市场,上海数据交易所携手行业和区域数纽中心等数据经营主体成立数纽联盟,致力于到2030年实现“互联1万个源,覆盖1万PB数据,撬动1万亿资产”的发展目标。数纽联盟成员之一、上海数据发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飞表示:“刚进入数据市场时,我们的资源是分散的,但建立了联盟后,就可与全国甚至全球的数据机构进行商业性合作,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商机。”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与理论国际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张向宏表示,从数据资源和数据产品看,要形成全国“一本账”;从数据基础设施看,要形成如全国的公路、铁路一样的“一张网”;从经营主体看,数据的供应方、需求方、处理方等数据主体都在“一个平台”上对接,这样才能实现数据的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
新技术为数据要素赋能
人工智能(AI)、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数据交易的管理与风控带来更精准化的手段。《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开发或应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27.4%,有力支撑人工智能训练和应用。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与数据应用的企业同比分别增长了57.21%、37.14%。
此次会上,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了数匹中枢Data Hub、数云发布Data Cloud、数审慧眼Data Audit、数智雷达Data Radar、数创工场Data Crafter、数融顾问DataFi Agent等六大智能体。以数审慧眼Data Audit为例,该智能体具有合规审核智能体具备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审核能力,将人工审核经验转化为可扩展的智能审核工具。数智雷达Data Radar则致力于通过实时感知市场动态,掌握活跃主体、交易产品与行为;扫描数据资源,判断市场活跃度与潜在价值;研判数据资源价值,给出产品化路径建议与市场入场策略,助力企业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市场所需产品。
此外,也有专家提出,业内对于区块链及Web3.0技术在数据交易市场的应用探索从未停止。尽管政策上还需谨慎,但这些技术的特征能够丰富数据交易场景,创造新金融业态,将是未来政府治理的新方向。
数据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区域发展不均衡、数据标准不统一等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地数据交易所在数据确权、交易流通、认证、权益分配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数据交易市场呈现“孤岛”状态。企业内部数据之间也存在定义不清、口径不同等问题,增加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数据整合与数据交互成本。
此外,所有权、使用权一直是数据要素市场饱受争议的问题,目前各国法律都还没有准确界定数据财产权益的归属。我国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了对个人信息和数据的保护,但针对数据权属问题的法律法规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对此,专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全国统一数据基础制度与流通规则构建需要标准化顶层设计,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分类框架与质量评估体系,消除区域间因标准差异形成的技术性壁垒,建立跨区域标准互认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在重点经济带顺畅流通;推行“场内规范+场外自律”的双轨制规则协同机制;在重点经济带部署数据枢纽节点形成区域联动网络,建立全国资源动态调度体系,通过跨省物流信息实时共享平台优化数据要素跨区域配置效率。
业界普遍认为,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将成为“十五五”期间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尽管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技术的持续创新以及各方的积极参与,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有望实现更加健康、有序、高效发展,为数字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