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第A3版:热点

北京科博会首发首创科技成果超600项

  在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展区,参观者试骑氢能两轮电动车。

  参观者与人形机器人“天工LITE”握手。

  北京国电光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风光氢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

  本版摄影:刘琴

  ▶ 刘琴

  5月8-11日,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本届科博会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共展出科技创新成果1200多项,其中600余项为首发首创。

  人形机器人成现场“明星”

  在北京亦庄展区,人形机器人“天工LITE”迈着稳健步伐绕场行走,时而向观众挥手示意,时而与观众友好握手。这款机器人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全球首款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天工Ultra”的“孪生兄弟”。

  该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近期将发布国内首个实现针对复杂地形的自适应行走人形机器人‘天工2.0’,其综合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北京亦庄展区“多元生活”板块,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潇洒地穿梭于过道间搬运箱子,四肢协同、关节灵活地转动。

  据优必选高级工程师高伟锋介绍,该企业基于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开发面向通用任务的多模态规划大模型、语义VSLAM、学习型运动控制等具身智能关键技术, 赋予Walker S1更聪明的“大脑”和敏捷的“小脑”,满足其工业场景的泛化应用需求。

  “快看!这不是前些天跑马拉松的‘小个子’嘛!”在北京昌平展区,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半马”亚军N2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该机器人在现场再次秀起运动技能,不仅能跑能跳还上演了后空翻绝技。

  松延动力生产和交付副总裁付鹏鹏介绍说,身高1.2米的N2人形机器人轻巧仿生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灵活高超的运动性能,而后空翻是今年新解锁的技能,能完成这一挑战意味科研实现了算法、硬件、结构、电气等全方位突破。

  医药健康产品备受关注

  在北京科博会现场,最新型医疗器械设备引发关注。北京雷泰腾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SuperX“机器人”加速器。

  雷泰腾飞公共事务经理吴海超介绍说,该产品已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融合放射治疗、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将攻克运动肿瘤与放射线难以精准对位的世界级难题,解决放疗设备被国外“卡脖子”问题。

  在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区,一台用于眼科手术的数字化全息扫描OCT术中导航显微镜吸引众多参观者关注。据图湃医疗临床应用主管郑胜利介绍,该款显微镜搭载4D全息OCT模型,能够实现直观的三维空间旋转,从而使得医生能够细致观察虹膜后表面、视网膜下增殖膜等眼部关键结构。

  在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展区,一款自助式红外检测机器人“鹰小智”吸引众多观众排队体验。“鹰小智”对一位体验者进行红外面部检测后,不到一分钟便在其屏幕上出具了一份关于体检结果、症候、疾病风险及健康建议的报告。

  “该款机器人利用鹰眼头面2.0算法,以智能红外面部检测和中医诊断原理为基础,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和验证,根据9种体质热结构模型和症候热结构模型,可实时监测身心健康状态。”鹰之眼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氢能产品展现低碳新风尚

  在北京国电光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展区,该企业沙盘展示的风光氢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备受关注。该企业研发总监李伟杰介绍说,企业凭借多年来在电力电子、电气设计、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积淀,同时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在该系统中将风能、光能、氢能等新能源整合成有机协同的智慧能源体系,可以有效提升不稳定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使能源系统更加绿色,更加友好,更加智慧。

  在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展区,一位参观者骑上该企业研发的氢能两轮电动车在展区周围缓慢骑行。该企业董事长周明强介绍说,这款电动车续航总里程约为60千米,搭载系统功率为300瓦,采用固态储氢技术,1克氢可供车辆行驶1-3千米,人工换氢仅需5秒钟完成,最高骑行时速可达25千米/小时(国标),实现绿色出行。

  走进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展区,一款展示“碳捕集-利用一体化”工艺的沙盘格外吸睛。据碳能科技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该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催化剂、膜电极、电解反应器和“碳捕集-利用一体化”工艺,结合绿电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油、绿色甲醇等具备工业应用价值的绿色化学品和新材料,实现碳利用的同时消纳可再生能源,成为助力构建“零碳”经济的强劲势能。

2025-05-19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0557.html 1 <p>北京科博会首发首创科技成果超600项</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