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菁 徐永平
4月1日上午,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山科技”)董事长姜大海刚刚从位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威海市石墨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返回公司。
威海市石墨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是云山科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联合建设的,眼下正在进行多项技术攻关项目。
“我们同哈工大科研团队正在抓紧攻克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石墨烯复合金属增强材料、动力电池负极快充石墨等技术关键难点,争取早日进入中试阶段。”姜大海说。
如瞪羚般敏捷、高速、生命力旺盛的中小企业,正成为威海火炬高新区经济的新动能。最新数据显示,1-2月,该高新区21家纳统瞪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81亿元,同比增长16.32%。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瞪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
云山科技按下发展“快进键”
云山科技生产的石墨深加工材料,在防火保温、电热取暖、导热散热、环境净化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是国内少有的从原材料制备到最终产品应用全产业链覆盖的科技型企业。经过十年“练兵”成长期,成功跻身同行业第一梯队。
云山科技的兄弟公司是黑龙江萝北云山碳业有限公司,原本只卖石墨高端原材料,2011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建立了合作关系,从此把石墨深加工科研中心“建”在了校园。2014年,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据姜大海介绍,云山科技的石墨/聚氨酯保温材料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着出色的保温性能、高产出率、低成本等优点,在人民大会堂、卫星发射基地、相关粮食储备基地等处都有云山科技产品的影子。除此之外,自限温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复合环境净化材料也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
有了这些硬气十足的活招牌,再加上一路钻研创新,云山科技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衍生出改性石墨聚氨酯、石墨烯电热膜、石墨烯散热膜、石墨烯抗菌母粒等一系列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节能环保、健康家居、人工智能等领域。
“未来5年,我们计划将之前10余年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推向产业化阶段。从核心原材料到下游应用进行全面布局和规划,实现石墨烯的全系列规模化生产。在现有的石墨烯全系列示范生产线、石墨阻燃剂和改性石墨保温材料示范生产线的基础上,建设物理法和化学法规模化生产基地,预计实现全系列石墨烯浆料、石墨阻燃剂的万吨级产能以及改性石墨保温材料的3万吨级产能,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姜大海说。
高新区助力更多“瞪羚”加速奔跑
从云山科技的发展,可以窥见威海火炬高新区企业瞪羚式的爆发力。2024年,包括云山科技在内的威海火炬高新区11家企业上榜山东省2024年度瞪羚企业榜单,是2023年度入选数量的两倍,有效期内瞪羚企业数量达到23家。
“我们聚力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目前,高新区内瞪羚企业累计获批省级平台11个,市级各类创新平台17个。其中,晶合数字矿山、华美航空科技入选省级三优两重项目。柏林圣康空养科技、琅卡博能源科技、恒科科技等3家瞪羚企业5件产品入选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威海火炬高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培育优良产业生态,该高新区重点实施新赛道培育行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创新生态优化行动、“智改数转”加力推进行动等四大行动,助力“瞪羚军团”加速扩围。
如今,在威海火炬高新区,特别是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威高集团等头部企业带动技术溢出,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形成“大企业+瞪羚”共生模式,构建了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的良性生态,有力推动瞪羚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发展。
眼下,威海火炬高新区正在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瞪羚等优质企业迎来发展良机。“高新区计划在现有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基础上,对汽车电子、深海机器人等新赛道进行重点培育,强化产业链招商,吸引核心企业落地,带动配套企业集聚,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提级增效。我们将找准低空经济、汽车电子产业契合点,通过建立园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弥补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不足,推动形成创新引领、链群聚力发展的格局,进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威海火炬高新区经发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