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佳
一直以来,景德镇高新区作为航空产业的江西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始终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支部建在链上”的优良传统,探索将“组织链”嵌入航空产业链,打造链上企业抱团发展的“红色引擎”,为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组织联建强基础
景德镇高新区不断创新组织形式,构建了“1+1+N”航空产业链党建组织体系,即以航空产业链党委为引领,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飞”)、中国航空研究院602所等主机厂所为核心,链上众多企业党组织为主体,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产业链上的有形有效覆盖,促进了产业链上企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2024年11月27日,昌飞党委作为航空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党组织,与江西天一航空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一航空”)、江西省信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兴航空”)党组织紧密围绕“红色引擎驱动未来”这一主题,开展了协作配套供应链党建联建共建活动,并签署了党建联建共建协议。
活动不仅深入开展新质生产力知识培训,还针对供应商进行业务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供应链的整体业务水平。在交流研讨环节,来自不同企业的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航空产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景德镇高新区航空产业链党委成立以来,通过实行‘大联小、强联弱、前联后’的模式,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党组织的牵引作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已然成为一种常态。”景德镇高新区航空产业链党委书记罗文军举例说,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和天一航空党支部开展了以“抓党建聚能量兴产业促发展”为主题的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就提升产品交付水平、加强供应链管理进行座谈研讨。
链上龙头企业党组织与其他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基层党建水平,更激发了组织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链群联动强平台
景德镇高新区航空产业链党委积极搭建党建沙龙、“航空小镇茶馆”、工程师俱乐部等交流平台,广泛组织链上企业党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为充分发挥党建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景德镇高新区结合“万干入万企、党建促发展”活动,选派70名熟悉航空产业发展的优秀党员干部,组成“红链管家”队伍,深入企业一线提供党建指导、政策宣讲等服务。
景德镇高新区财政局党支部与昌兴航空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全程指导落实基层党建“三化”提质增效,规范落实各项组织制度。昌兴航空连续3年获评“景德镇市工业企业纳税二十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航空产业链党委依托江西航空配套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和其他“链主”企业,共整合航空产业链党群活动阵地20余个;优化设置党员学习培训、商务洽谈、企业展示、创业孵化等多功能区,使其成为产业链上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培训、商务洽谈、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联合举行“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推行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活动,开展“午(晚)间课堂”、专题讲座、红色观影、学习观摩等“党群一体化”活动30余次,显著提升组织活动感召力。
品牌联创强示范
景德镇高新区紧紧围绕产业链发展,探索“党建+”的有效形式和载体。航空产业链党委以“一链条一特色、一企业一牌”为目标,着力培树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可推广”的党建工作先进典型,通过以点带面、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不断提升链上企业党建引领力。每年评选一批“党员示范企业”“党员先锋班组”“红星工匠”,引导党员在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初期,由于连续熬夜工作,我竟然直接在组装驾驶舱的工位上睡着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昌飞航空维修分公司维修工段外勤机械工钟福强,作为“新时代赣鄱先锋”,在航空产业链党委弘扬航空报国精神暨党员先锋故事宣讲会上,向大家分享自己从事航空工作时的心路历程。他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江西维珂赛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天一航空等航空产业链上众多企业工作人员,激发了大家的航空报国情怀。
2024年,景德镇高新区大力实施“双培双带”行动,把链上5名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5名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该行动明确每个“党员示范岗”至少带1名徒弟,努力把航空技艺传授给更多产业工人,实现党员带领产业工人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技术骨干不断进步。昌兴航空模具车间制冷工段始终坚持将技能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工段16名员工中拥有高级技工3名、技师5名,持续实现团队共同成长进步,该工段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