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联合推出《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简称“若干措施2025版”),调动多部门联合发力,多维度支持创新医药产业发展。
“若干措施2025版”提出多项工作任务,包括临床试验项目启动的整体用时进一步压缩至20周以内;启动建设重点专病全自动智能化生物样本库;开展已上市药物扩大临床适应证研究使用;支持境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境分段生产;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直接纳入医疗机构药品目录;部署AI+病理和AI+制药等场景模型开发;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等。
据了解,2024年4月1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北京市临床试验的启动用时压缩至24.9周,实施罕见病药品的“白名单”制度,建立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的审批绿色通道,进口货值超过1500亿元,570种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8家知名外资药械企业集中在京新设研发或创新主体,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同比增长8.7%,首次突破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若干措施2025版”以人民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王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