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洋
当前,6G正处于技术研究向产业化转变的关键时期。
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上,国内外6G领域权威专家,聚焦语义通信、6G与AI深度融合、多样化场景网络架构、星地融合等前沿方向,深入探讨6G前沿技术及产业发展。
现场发布的《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显示,颠覆性突破窗口期来临,北京有望在6G基础理论、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中率先实现突破。在产业方面,通感算智深度融合,将形成以智能化、云化为特色的北京6G跨领域通信产业集群;在生态层面,北京将通过央地共建率先打造6G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圈;在应用层面,北京在卫星互联网、全息通信、元宇宙、无人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孵化更多新业务和新应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6G最新突破成果发布
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关村泛联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刘光毅,中关村泛联院副院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许晓东共同发布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在语义通信、终端测试平台、6G天地一体等方面的最新突破成果,为加速6G产业生态成熟注入强劲动力。
高容错多视角沉浸式语义通信原型平台面向6G沉浸式业务需求持续提升,聚焦语义信息新维度与新层次通信方法,高容错多视角沉浸式语义通信原型平台突破多视角沉浸式视频传输中信源信道能力匹配难题,解决沉浸式视频业务在高丢包率环境下的传输难题,满足沉浸式业务对高容错、多视角在弱网环境的鲁棒传输需求。
多通道终端硬件仿真平台基于通用异构硬件处理单元,搭载高性能系统软件,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多样化功能,支持100Gbps高速数据接口、8个收发通道灵活可配置、多种频段无线前端接入,为产业伙伴6G新技术验证与联合创新提供灵活、高性能的基础验证能力,加速6G新技术研发进程。
全球首个无线环境知识库和信道大模型构建全球首个面向6G智能传输的无线环境知识库(WEKP)和信道大模型ChannelLM。WEKP涵盖70余种复杂场景知识,实现环境与信道精准映射;ChannelLM融合亿级参量DeepSeek等架构,支持多场景泛化和多任务并行处理,显著提升信道预测精度,支撑6G通信系统从被动调整向主动适应环境转变,为6G“数字孪生、智能泛在”愿景奠定坚实基础。
6G天地一体高性能核心芯片是全球首次面向6G空天地一体的滤波器,采用高集成化、国产化、绿色化的设计思想,具备高平坦度、低插损,带外高抑制的设计特色,采用高散热设计和高带外抑制创新技术。该芯片的推出标志着通信设备向全面国产化迈出重要的一步,加速促进6G天地一体通信产业链的融合和发展。
双频通感立体网络通过融合4.9G通感网和毫米波通感网的优势,构建了一个高效、可靠、智能的通信与感知一体化网络。通过双层网协同互补,可实现通感一体同时满足高精度应用需求。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通信与感知难题,为智慧城市、无人机飞控、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共议6G产业发展蓝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围绕“6G+AI的融合创新之路”作报告,报告围绕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和简约化展开,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通信系统的熵减,即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
“传统通信系统在香农理论框架下面临诸多挑战,而AI的引入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语义通信、同义映射等创新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智简(Intellicise:Intelligent Concise)通信系统架构,旨在降低系统复杂度、功耗和成本,同时提升频谱效率和覆盖能力。”张平强调AI与通信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6G技术在语义信息论等领域的突破,并呼吁在标准化、系统优化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继续探索,以实现通信系统的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
为满足网络通感算智新能力需求,中关村泛联院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提出了智简内生6G网络构想。黄宇红表示,智简内生6G网络通过“底座+内核+中枢”的架构,实现功能和资源的按需编排和组合。其中,“底座”实现通算融合的异构硬件资源池化和按需共享,“内核”负责通感算智融合的多维功能池化和灵活调用,“中枢”则实现跨域、跨要素的智能编排和协同优化。这一架构使6G网络成为聚合相关业务能力的“平台”,实现功能可插拔、网络可定制,供需动态匹配,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
黄宇红透露,中国移动携手中关村泛联院已经完成了高性能、高弹性6G云化资源底座的研发,并以此为基底进一步搭建6G智简内生原型系统,支持资源弹性扩缩、功能即插即用、应用算力敏捷适配,为赋能数智泛在应用和开放协作奠定了基础。
“6G将通过星地融合实现立体全域覆盖,支持数字孪生、万物智联等新应用场景,并强调低轨卫星通信在稀疏覆盖中的优势及其与地面移动通信的互补关系。”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表示。他还提到,中国在5G NTN国际标准制定中处于领先地位,正在推动6G星地融合技术的研发与验证。
诺基亚高级标准化负责人Balazs Bertenyi强调,6G的核心价值源于沉浸式通信、物联网、感知业务和基础定位等多元化应用,需推动生态系统从单一设备向多样化设备转变。6G架构应遵循统一、简化、模块化的原则,注重可持续性、韧性和安全性。AI与机器学习将成为6G的关键驱动力,优化网络运营、频谱效率和移动性管理。他认为,6G将通过创新架构和AI技术,为运营商和用户创造巨大价值,推动蜂窝网络迈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