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邓淑华)“截至2024年年底,北京市共有创业孵化机构50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1家、北京市标杆孵化器25家,共孵化独角兽企业41家。”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标杆孵化器论坛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北京创业孵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创业孵化行业综合能力情况、当前北京市创业孵化模式特点与北京市创业孵化效能情况,并对北京市创业孵化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近年来,北京市创业孵化能力不断提升,标杆孵化器带动行业整体发展,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延伸布局,国际化孵化服务网络加速融入,技术驱动与平台支持特征明显。
目前,北京市标杆孵化器正在以“北京模式”推动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并不断构建细分领域产业生态。北京市创业孵化模式呈现以下几大特点:高校与国企超前孵化引领项目创造、孵化人才团队助力项目势能全面释放、投资引领孵化转型加速项目成长、链式耦合孵化推动形成项目产业生态、国际孵化推动项目资源整合拓展、孵化平台提供项目成果转化创新路径。
从北京市创业孵化效能情况看,前沿新领域新赛道孵化效能显著,目前1.2万家在孵企业中,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占七成,在孵企业积极探索布局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引领型专业化顶尖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孵化深度融合;初创企业融资与成长能力显著提升;在孵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高估值创新创业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未来,北京市创业孵化机构将以标杆孵化器作示范进一步提升整体效能、面向未来产业优化孵化器领域布局、深度参与并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持续强化“投资+孵化”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