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大力培育无人机等新兴产业集群,让新质生产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在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翼航空”)试飞场,一架载重200公斤的森林消防无人机正穿越湖泊,精准投下灭火弹开辟隔离带。这款由龙翼航空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通过实时感知风况、调整飞行姿态,攻克了7级大风稳定飞行的技术瓶颈,市场占有率超全国总量的50%。
“10年前,我们还是一家以植保、测绘为主营业务的小型企业,产品载重不足5公斤。当时为了拓展市场,我们瞄准复杂灭火环境的无人机技术研发,与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联合攻关智能算法,通过优化动力系统提升载重、强化智能算法增强抗风性,让极端环境精准作业成为可能。”龙翼航空总经理杨则允说。
面对传统灭火装备的局限性,龙翼航空以技术突围实现产业跃迁。如今,龙翼航空无人机已从单一机型升级为“侦察+投弹”编队作战系统,单次覆盖火场面积可达500平方米,效率提升5倍以上。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新质生产力正在重构传统作业模式,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经过多年研发创新,现在我们的产品线已拓展至高层消防、物资运输等12个领域,今年第一季度订单额度同比增加30%。”杨则允说。
这样的蜕变正成为济宁高新区产业升级的缩影。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深入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赛道,形成从核心技术攻关到场景落地的完整生态链。通过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运用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布局,持续助力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