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长城战略咨询、IT桔子、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占全球独角兽企业近30%,居全球第二位。
独角兽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市场认可度高等特征,是新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该报告指出,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1.5068万亿美元,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以4.4%的数量贡献超四成的估值。
该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12个领域。从数量上看,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分列前五,合计占比68%。从估值上看,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集成电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估值分列前三,分别为4612亿美元、2039亿美元、1925亿美元。
当前,北上深杭广五大城市集聚超六成的独角兽企业,企业估值总额占全国总量七成以上。其中,北京市以115家的数量优势位居全国首位,以5949亿美元的估值总额位居全国首位。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岳德钰表示,北京独角兽企业的总数量和估值连续5年在全国保持第一。北京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达71.3%,5年来增长了28.3%,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正以蓬勃创新的态势,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