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成为世界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标杆;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全球领先。
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上,中外嘉宾汇聚一堂,就世界领先科技园的建设思路、发展路径、实践经验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
“变”是硬道理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是在国际视野和全球比较中,处于第一梯队和领先位置的高科技园区,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资源配置能力全球领先、引领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潮流的创新高地。
领先的原始创新能力、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领先的全球链接网络、领先的现代治理模式,“5个领先”高度概括了世界领先科技园的内涵特征。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涉及战略方向、模式路径、发展动力、政府角色等方面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高新区发展处处长周力指出,高科技园区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华丽“变身”,要经历“四个转变”。
在战略方向转变上,更加追求首创性和原创性、前瞻性和冒险性,在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上着力;在发展模式转变上,探索“场景赋能—企业聚集—赛道爆发—生态营造”逻辑,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互促进局面;在动力机制转变上,更加强调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含金量”“含新量”,打造新质生产力;在政府角色转变上,向专业型政府和领航型政府转变,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
“高”“新”是底色
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4年,中关村新设科技型企业约11万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2796家、独角兽企业23家。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中关村蝉联全国第一,预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超过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牵头组建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国家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聚集地,12个国际知名创新机构落户,中关村的国际合作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
从最早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今天的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中关村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介绍说,近年来,扎实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中关村以先行先试改革为动力,以高质量科技供给为源头,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为主线,以高品质园区建设为支撑,以开放、合作、拓展为路径,做实做好“高”与“新”两篇文章。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致力于打造适宜要素集聚、企业涌现、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综合体,形成集聚各类创新要素,适宜创新型企业涌现、高科技产业生长栖息的生态圈。
在谈到推动世界领先科技园建设的抓手时,张宇蕾重点介绍说,中关村以高品质园区为抓手,围绕产业布局园区,让上下楼成为上下游,集聚5000余家科技创新企业。2024年,4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
“一园一产业”“一园一特色”的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已成为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主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地、科技企业孵育的集聚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领地。
奔向下一站
“多样性催生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往往能启发全球其他地区的科技园区成员,因地制宜地借鉴这些创新方案。”国际科技园与创新区域协会(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表示,当今科技园区发展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完美践行了“三螺旋”的创新模式,即通过有效促进学术界、产业界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持续驱动创新生态系统发展。
艾巴·伦德期待IASP会员园区创造协同增值效应,共同探索科技园区持续塑造未来产业新格局。
“搞活技术创新中心。”韩国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院长金賢坤在分享成功经验时重点介绍了有“韩国硅谷”之誉的韩国标杆性园区板桥科技谷。他称这是一个“世界尖端技术的圣地”。只要带着创意来到板桥科技谷,就能获得技术、金融咨询和海外拓展的一站式服务。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励波介绍说,从新年朋友圈刷屏到杭州“六小龙”现象级出圈,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深度融合发展。秉承“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服务理念,杭州未来科技城在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为企业、为人才厚植更适宜的创新创业热土。
……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如何建?探索不止步,创新不停歇,殊途同归,或许,这就是与会者给出的一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