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晓燕) 3月26日,2025(第11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赛正式启动报名程序。
中国海归创业大赛是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致公党中央、中国科协的共同指导下,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发起举办的专门面向海归创业的全国性活动。大赛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秉持“创新驱动·海创中国”主题和“以赛事为平台,以服务为核心”理念,凝聚各界共识与合力,构建赋能平台和服务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成长进程,推动新时代海归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创业。
本届大赛放宽国际化人才团队报名限制,项目团队中有1人具备海外留学进修或工作创业经历且符合相关条件即可参赛。同时,加强早期项目培育和服务,对于未在国内注册企业的参赛项目,单独设立“雏鹰组”和相应赛制奖项,发挥中国海归创业大赛服务基地和各方资源作用,提供定制化辅导、政策匹配及落地支持。大赛聚焦“人才+科创+产业+金融”,联合社会资本设立专项基金,对获奖项目将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优先投资支持;组织“海创中国”英才行活动,促进人才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精准对接、深度融合。
据介绍,大赛进一步提升赛事能级,联合海内外机构举办“海创杯”国际人才科创大赛,构建“国内赛+海外赛”“海归+全球”双轨并行的赛事体系。国际人才科创大赛聚焦于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土产业需求,通过在国内外举办人才交流、项目选拔、政策宣讲、考察洽谈等活动,推动参赛项目与国内产业链精准匹配,重点吸引和支持海外科技领域专家、学者和高科技创业团队来国内工作创业或开展合作,实现“以赛聚才、以赛促产”的目标,今年将重点举办日本、中国港澳赛区活动。
本届大赛线上报名通道自即日起开启,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16日。经项目初筛和专家评审后进入复赛的项目团队,将于6月下旬参加在苏州高新区举行的复赛和决赛,并组织项目培训、对接洽谈、考察交流、宣传展示等活动。此外,大赛开设“线下直通车”,面向留学人员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创业园区及相关单位,由地方单位组织的项目通过集中路演、辅导和选拔,可直接晋级复赛。
大赛自2015年举办以来,10届共吸引5000余个海归项目团队报名参赛,入围和获奖项目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硬科技创业领域,有85%以上的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取得国内外专利超过1.5万件;近30%的团队负责人拥有博士学位。1292个入围复赛项目团队成功创办科技型企业近800家,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0余家,270余家企业吸引投资累计超过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