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少明
近日,成都高新区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专项政策《关于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发布,以算力服务等六大维度“组合拳”赋能产业链,推出支持企业优惠使用算力等14条举措,包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标杆应用场景或试点验证场景等25个支持方向。
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是《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重要支撑,旨在助力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规模突破。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若干政策》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推出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为人工智能创新打造数字“水电煤”,系统性破除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难点痛点,全面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此次成都高新区发布的14条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精准切中了行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对扎根场景应用的企业来说是‘及时雨’。”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发布了成都市十大人工智能产业地标,成都高新区3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成功入选。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提出,支持建设人工智能特色楼宇和产业展示中心。
“随着‘立园满园’行动深入推进,我们正以基金+政策+空间+人才‘四位一体’模式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加速推进产业集聚、规模突破。”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若干政策》还提出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重点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打造陪同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
打造应用场景创新生态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深度应用,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生态。2024年,成都高新区推出109个示范应用产品,打造9个创新应用场景。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
在场景策划方面,成都高新区将聚焦机器人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医疗等领域,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征集具备创新性、示范性、推广性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场景推广方面,成都高新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层面的产业布局与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成都高新区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全国影响力。
“新政提出支持算力服务与应用、推动场景开放等创新举措,将有助于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与落地。”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导向,成都高新区将推出标杆场景、标杆产品、标杆企业、标杆模型“四大标杆工程”建设。
此次发布的新政超1/3的条款可“免申即享”,确保为企业提供精准快享、高效兑现、一站直达服务。
“我们将着力生态全链条协同,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助力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度落地,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突破千亿元规模。”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以《若干政策》为牵引,协同区内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突破,加速将政策“施工图”转化为产业“实景画”,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