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5年03月31日
第A2版:要闻

中关村论坛年会处处皆智能

  机器人列队上岗。本报记者 张伟/摄

  ▶ 本报记者 张伟

  上百名佩戴“智愿者”证件的机器人列队上岗,迎宾、交流、表演,将科幻感拉满;借助人工智能同传系统,演讲者可以用多种语言同步“演讲”;会议全流程智能化升级,与会者体验无感通行参会……

  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3月27-31日,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位嘉宾齐聚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这里不仅搭建了科技交流平台,更是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秀”场;这里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绿色低碳、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科技和未来场景的氛围,让众多参会者感叹“中关村论坛年会处处皆智能!”

  论坛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嘉宾,借助人工智能同传系统就能顺畅交流。这位“AI翻译官”除了能提供实时文字翻译服务,还可以利用声纹识别和语音拟合技术。

  “比如,一位嘉宾用英语在台上演讲,后台的大模型可以学习他的声纹特征,再用他的原声输出中文内容。与会者在同传耳机中听到的,就是这位嘉宾的‘中文演讲’了。”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徐若华向记者介绍说,论坛年会暖场片、成果发布片等视频,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

  在论坛年会的公共区域还有一棵“科技树”,为观众提供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互动体验。观众现场拍照后,将会生成一段充满科幻元素的动态视频,感受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机器人应用方面,论坛年会突出了人形机器人在迎宾、引导、问询、主持、表演、服务等5类核心场景的应用,10多家企业百余台各类“智愿者”活跃在年会各个角落,成为嘉宾的智能助手。在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中,由人形机器人进行快闪舞蹈表演,以未来科技展望与机器人智能探索为主题,充分展示机器人全身灵活运动、跨品牌与多机协同等能力,打造了未来已来、人机共生的观感体验。

  此外,论坛现场,可以体验问询机器人、引导机器狗、智能钢琴、书法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有趣的沉浸式互动项目,带来全新的参会体验。在主会场“小关店铺”中,嘉宾可以体验机器人自动售卖联名咖啡和文创产品等。

  在主会场接待台可以看到,姿态灵动、面露微笑,还能挥手、比耶、做出OK手势的美丽的机械姬妮娅时不时地“营业”,耐心地解答着参会者的每一个疑问。“姬妮娅的智能源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绪识别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及人机交互设计的深度融合。”清飞科技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自助搭建平台上历经精密训练,使她能够敏锐观察用户行为、精准分析需求、快速学习新任务并作出智能决策,可以用于公共服务、教育、陪伴、文娱等领域。

  “这次参会不用戴胸牌了,很方便!”作为论坛嘉宾,长三角国家新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对无感参会体验由衷点赞。论坛年会全面使用电子证件,与会人员进场时,安检门上方屏幕自动显示其即将入场的会场位置等信息;座位管理也实现智慧化,智能服务覆盖了从入场到落座参会的全流程。依托开源大模型打造的“中关村论坛智能体”今年再次上岗,与会者可以与它对话,能满足论坛年会相关问题的咨询、导览、日程查询等需求。徐若华介绍说,突出绿色低碳,论坛年会打造的无感通行的参会体验,不仅能够减少耗材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调整座位、更换桌签的工作量。论坛间隙,不少参会嘉宾或到“小关店铺”点一杯机器人泡的咖啡,或品尝一杯机器人“茶艺师”冲泡的茶,或与机器人下一盘中国象棋,或向机器人购买纪念品……

  “这里,既是全球科技创新‘风向标’,也是讲述‘中国科技故事’的重要窗口。”论坛年会上,外籍嘉宾纷纷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机器人让他们印象深刻,并期待“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球带来新机遇”。

2025-03-31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8113.html 1 <p>中关村论坛年会处处皆智能</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