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第A18版:现代农业

贵州科特派“出诊”确保李园增收

  ▼ 杨仁海

  “起飞、悬停、飞行喷洒……”

  近日,贵州多彩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涛趁下雨的间歇,在位于贵州省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的蜂糖李种植示范基地,与凯里学院两名科技特派员使用植保无人机对全园进行喷洒农药,同时直播极端天气蜂糖李保花保果技术。

  一般李树是在开花的露白期进行喷洒保花保果药物,而凯里市下司镇蜂糖李种植基地通过多年试验,在低温阴雨天气下,对盛花期蜂糖李进行全园喷洒,提高坐果率。

  现场直播画面显示,该基地满树繁花簇拥,洁白无瑕,仿若皑皑雪山,两名无人机操作员在生产便道上,娴熟地遥控着植保无人机,无人机在基地上空来来回回,喷洒出浓浓的白雾,均匀地喷洒在蜂糖李树上。

  今年开春以来,凯里市蜂糖李陆续已进入了盛花期,却碰上了低温阴雨的“捣乱”。

  众所周知,这天气不仅影响了花朵的正常授粉,还增加了病虫害滋生的风险,让蜂糖李的坐果面临巨大挑战。

  贵州大学副教授陈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民和、凯里市农业农村局经济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张卫书等科技特派员,闻讯赶赴该基地进行“会诊”。

  5年前,贵州多彩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引种蜂糖李成功,现在种植面积为500亩。

  龙涛说,该企业通过政企研学一体化,遵照科研单位指导技术进行生产,推广应用技术,现在已成为贵州大学农学院、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目前,这里还建成了贵州省蜂糖李资源圃、凯里学院博士服务站、贵州大学农学院专家陈红工作站。

  陈红为贵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李子首席专家、贵州省级科技特派员等,曾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等。

  蜂糖李,是贵州省镇宁县特产,为现有李子中最高品质,因其生长特性对种植环境及管理技术要求苛刻,产量低、品质高、市场价格昂贵。

  分析指出,蜂糖李开花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其花粉和柱头、粘液易被雨水冲刷掉,蜂糖李授粉受精受阻,导致坐果率低。

  陈红指导并建议,在果园,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对蜂糖李地下补充施入海藻酸及高氮水溶肥,同时采用植保无人机在蜂糖李开花树上,喷洒“液体硼+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赶紧实施,保花保果。”陈红说。

  当天,该基地蜂糖李已进入盛花期,洁白的李花层层叠叠,如繁星般缀满枝头,微风拂过,花香四溢。

  他们马上行动起来,施用肥水一体化设施和植保无人机作业,采取地上灌天上喷,4个多小时后,对全园进行喷洒(灌)了一遍。

  龙涛告诉说,去年采取这种方法积极应对持续的“倒春寒”天气,当地温度达到零下4摄氏度,但没有造成蜂糖李授粉坐果影响。经贵州省水果专家组测产表明,凯里市下司镇蜂糖李种植示范村基地3年生树亩产546公斤以上。

  去年,该基地蜂糖李荣获2024年贵州省首届蜂糖李品鉴会一等奖和2024年度“贵果”“最美果园”称号。

  陈红2016年承担的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蜂糖李促花保果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于2019年结题,现已在全国多个产区推广应用,效果很明显。

  陈红表示,针对贵州省地域灾害性天气影响蜂糖李正常坐果,他们不断优化科研成果,作了一些技术调整,对于蜂糖李提质增效效果不错。

  多年来,陈红通过在贵州省镇宁县、凯里市、惠水县、罗甸县等地多个蜂糖李种植基地,试验示范这项科研成果,同时推广《蜂糖李早实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贵州省蜂糖李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为贵州省蜂糖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目前,贵州省蜂糖李已由几十株母树发展至种植面积80万亩。

  陈红表示,凯里市下司镇蜂糖李种植基地是贵州省最成功的基地之一,经过试验示范已取得显著成果,对贵州省蜂糖李栽培很具有示范意义。

2025-03-31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8107.html 1 <p>贵州科特派“出诊”确保李园增收</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