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立彬
近日,“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长治高新区企业走进北京高校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北京举办。该活动促成12家企业与北京高校达成合作意向,签署两项战略协议,标志着京长对口合作迈入深化实践阶段。这场跨越600公里的产学研“双向奔赴”,依托政策赋能、平台搭建与机制创新,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探索出一条跨区域协同创新路径。
开启京长合作新篇章
2022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指导下,北京市政府与山西省政府联合印发《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6年)》。长治高新区依托政策红利,策划举办了“京长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以及长治高新区科技型企业“走进北交所”“走进科研院所”“走进北京高校”“京长信创产业协同创新对接交流活动”等系列交流活动。
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组织开展“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这为长治高新区持续深化京长对口合作,促进京长两地成果转化对接、技术联合攻关、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制和新渠道。
长治高新区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对接,通过共建产业研究院,揭榜挂帅项目等形式,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长治的落地应用。
经过前期深入沟通对接,今年3月13日-14日,长治高新区管委会组织区内20余家企业及长治属地高校与北京高校开展了面对面深入交流对接,在智能制造、新材料开发、环保技术等前沿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这些务实成果的取得,不仅彰显了京长对口合作的显著成效,也充分展示了“百园百校万企”行动的强大生命力与广阔前景,为未来的跨区域产学研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效应。
打造协同创新标杆
事实上,京长两地的合作早在2022年就已开展,目前已经通过“平台对接+需求匹配+资源互通”立体化机制,推动合作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赋能”。
据悉,京长合作近3年来,通过“北京研发+长治转化”模式,在技术突破、产业培育、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结出硕果。例如,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京长对口合作重点项目“长治市半导体无创光疗技术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研发的“穿戴式紫外治疗仪”产品,在一年内获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批复,这也是山西省物理光疗领域首个第二类医疗器械。
长治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京长对口合作”为契机,加大产学研融合力度,建立合作交流常态化机制,致力于推动“实验室成果”向“新质生产力”加速转化。
从太行山麓到中关村,京长对口合作以政策破冰、以产业筑基,正书写着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答卷。据介绍,随着“北京研发+长治转化”模式的深化,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创新之火,将照亮老区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