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第A14版:人工智能

中国大模型市场回顾与展望

  ▶  孙立彬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大模型市场相关报告。报告认为,2024年大模型市场发展的关键词可以用5个关键词来形容:大模型能力对齐、竞争格局转变、产品形态创新、应用落地产业、生态愈加繁荣。报告预测,2025年将迎来多模态大模型、AI驱动内容生产、创作/业者生态/经济等全新机遇。

  IDC中国研究总监卢言霞表示:“我们看到生成式AI引领的世界正在一步步走来,在员工、流程、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注入AI能力的企业将陆续开始实现自治、自运营;日常生活中大模型助理只需一个指令即可自动化安排日常生活所需。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个人开始拥抱大模型,智能化社会将加速到来。”

  2024:加速落地重塑格局

  基础大语言模型能力普遍提升。2024年,基座大模型厂商一方面继续投入大模型的预训练,另一方面也不断开源开放出不同参数量的大模型以加速落地。整体看,已有数十个基座大模型胜出,这些第一梯队大模型之间的能力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在基座大模型市场竞争方面,相较于2023年中国大模型市场由初创企业引领的格局,2024年互联网大厂在大模型领域的投入已见到成效,配合以价格战等商业策略,驱动市场格局开始转变,初创企业开始重新审视甚至调整发展战略。

  IDC预计,未来中国生成式A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5.4亿美元。一方面,大模型已经从简单的对话工具发展为可以在生活、工作各个领域提供见解与建议的工具。另一方面,基于大模型开发生成式AI应用的工具也在不断演进,从需要关注模型开发部署全生命周期到使用低代码零代码工具开发应用,只需关注应用本身,大模型也在驱动软件与应用开发流程的转变。

  一个显著的发展是,生成式AI应用开始落地产业。IDC看到,领先的企业在2024年年底已能够为员工提供多个领域的智能助理,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效率,企业对于探索全新应用以及加速落地的决心不变,投入也在持续加大。

  报告指出,AI产业整体生态愈加繁荣,大模型已经从百花齐放、百模大战演变成边界清晰的基座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共同合作以驱动产业落地。诸多传统企业开始引入大模型升级现有产品解决方案,促进了AI产业生态的不断繁荣。

  与此同时,行业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多模态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大模型逻辑推理与数学能力仍有待提升,不断创新也意味着不确定性。进入2025年,行业参与者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更多创新的机遇。

  2025:各显神通值得期待

  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会走向市场,真正的智能离不开语音、视觉、文本等多模态的自然交互。目前,市场上已经能够看到一些文生视频大模型崭露头角,2025年预计将有更多成熟文生视频、多模态大模型进入市场。新的应用将优先在设计、互娱、传媒场景落地,随后将在应急、现场作业等场景落地。

  在2025年,AI驱动的内容生产将成常态,目前大模型已在生成文案、生成海报等简单场景下广泛应用。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文生视频大模型的成熟,大模型驱动的内容生成将成为常态。企业应该积极拥抱创新的AI工具帮助员工提升生产力。

  AI还会驱动软件开发流程转变,大模型对于科技产业的影响可谓方方面面。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领域最早开始思考并落地大模型与Agent结合,不断推进流程自动化挖掘能力;大模型赋能的代码生成工具也开始向软件开发全流水线平台演进。未来企业中的信息化系统都将逐步融入大模型能力,这些系统也将由生成式AI软件自主连接,而每一个人的KPI中也将注入AI能力,自治式企业初见雏形。

  此外,大模型以及智能体的发展将带来全新的创作者生态,当下创作者经济正在增长,全球数亿通过发布和分享内容赚取收入的内容创作者,代表了生成式AI应用程序和注入生成式AI的创意工具的巨大潜在市场。低代码智能体开发工具通过降低应用开发门槛也将驱动新的创业浪潮。

  IDC认为,负责任AI、AI治理也会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模型生成内容的能力边界不断突破,大模型自主决策自主执行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如何在模型数据输入环节、内容输出环节设定能力边界,在算法结构中引入模型自治能力,将被头部科技公司提上议程。

2025-02-17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5818.html 1 <p>中国大模型市场回顾与展望</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