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第A4版:新春走基层

感受雄安新区数字之城的数智力量

  在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馆,讲解人员介绍雄安新区数字交通建设情况。刘琴/摄

  ▶  刘琴

  2025年农历乙巳年新春临近,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仍如火如荼,一派繁忙景象。近日,走进雄安规划展示中心、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处处感受到雄安新区数字之城建设发展中彰显的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走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展厅,一家家科技企业的技术产品引人瞩目。

  “请将所有的电池整理到盒子里”“请将雪碧装进盒子”……在工作人员的指令下,机器人可以灵活完成抓取及摆放任务。

  在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卡曼德”)展区,该企业通过视频展示了研发生产的智能机器人视觉设备在工厂中的应用。

  梅卡曼德致力于以先进的传感、感知技术让机器人更智能,其自研的先进3D传感器及AI工业软件已广泛服务于相关行业。

  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雄安新区首家以“体外诊断试剂+检测服务+人工智能”为主的生物医学科技企业。该企业借助高通量测序平台、质谱平台、PCR平台、生化免疫生产线、流式细胞平台等技术平台的整合,进行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妇幼健康、感染防治、肿瘤防控、慢病防控、公共卫生等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雄安兴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兴元”)则专注于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AI数字人、空间计算等技术研发。该企业的兴元兴境VR大空间沉浸式开发平台是一个集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和社区互动于一体的平台,专为VR内容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开发服务。

  “相较于传统VR,兴元兴境VR大空间沉浸式开发平台拥有更大场景、更高自由度和更强沉浸感,支持多人同时体验3D虚拟场景。”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雄安兴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已成功开发了《重回山海》《独行月球》《古宅》等VR大空间沉浸式项目。

  据了解,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于2023年8月30日揭牌,截至目前已陆续开展重点产业交流和小型沙龙、路演、推介活动70余场,累计对接企业8000余家,高效聚集首批入驻企业100余家,其中包括天融信、利亚德等龙头企业,以及竹云科技、眼神科技、妙心生物、憨猴科技等前沿领域具有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在产业布局方面,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为主导产业,超前布局新技术、新产品先行先试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充分感受到“创新、生态、智慧、低碳”的园区特色。

  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总经理助理贾梦霜介绍说,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20亩,项目总投资额近20亿元,建筑功能以研发办公为主,科技服务、运营管理、生活配套为辅,是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的第一个智慧城市产业园,也是雄安新区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片区的首个市场化项目。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为产业园项目运营单位。

  在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馆(以下简称“科技创新馆”),参观者可以体验手机直连卫星——拨打卫星电话,发送卫星短信;可以体验量子加密对讲、量子密话手机、量子云印章等终端产品,感受量子科技的魅力;体验与数字人对话,探索AI大模型如何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在科技创新馆入口的视频中,一架无人机飞过产业园9号楼楼顶,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到达产业园指定地点取快递包裹,然后再将物流信息实时发送到收件人的手机上。

  “‘无人机+快递’的低空场景,让快递在产业园实现快速精准配送,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贾梦霜说。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还将无人机应用于白洋淀巡检。

  “在识别河岸有垃圾、有人游泳、有人钓鱼等情况后,无人机会把相关数据传给后台,从而解决人工巡检盲区大、耗时长、视野窄、难溯源等问题。”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成志说。

  无人机“一键”起飞,不需要飞手操控,能自主飞出去工作,“下班”后会自动飞回来进行充电休整。

  据了解,除了“低空+快递”的低空场景,雄安新区还有“低空+白洋淀巡检”“低空+千年秀林防火”“低空+交通”等场景,这些场景充分展示了雄安新区研发团队依托无人机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2025-01-27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5158.html 1 <p>感受雄安新区数字之城的数智力量</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