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从杭州市科技局获悉,位于青山湖科技城的杭州市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杭化院”)年产1000吨的连续化绿色制备产业化示范线正式“下线”,此举标志着纳米纤维素在国内首次实现造纸行业的产业化应用。
纳米纤维素是一种新兴生物基功能材料,原料来自木材、毛竹、秸秆等植物,其最突出的性能是“轻质高强”——重量仅为钢材的1/5,强度却是钢材的5倍。
“传统的普通纸,连续印刷3次就要‘起泡’受损,而添加了纳米纤维素的纸张,韧性和强度均有显著提升,可耐受四五次连续印刷。”杭化院朱超宇博士说,“高浓制备技术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独此一家,其制备全流程实现了绿色化,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
“纳米纤维素在造纸中的添加成本并不高,每吨纸只需加入400克纳米纤维素,添加成本仅为20元。”
朱超宇算了一笔账:目前造纸行业纸板产量在1.29亿吨,市场规模500亿元。
使用纳米纤维素将可减少使用化学助剂50%以上,按一家造纸厂年产纸张100万吨计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上千万元。
目前,杭化院新材料已经与造纸龙头企业金光集团APP(中国)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年供应量超过100吨。
“我们内部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此外还与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催化剂行业、新材料行业也有众多院士是我们的智囊。”朱超宇表示,扎根青山湖科技城7年多,杭化院已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达到151亿元,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100%。
新材料产业是浙江省重点构筑的三大科创高地之一,也是当前杭州市重点建设的产业生态圈。杭化院所在的临安区近年来重点发力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三大领域,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逐渐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3年,临安区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杭州市比重超过25%,2024年1-11月已实现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6.51亿元。
在创新端,青山湖科技城先后出台“助研10条”“暖才10招”等专项政策,成立科研院所联盟,用“真金白银”助力各方英才“来临”搞科研,“在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集聚起福斯特材料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杭化院、巨化新材料等31家科研院所。正是在青山湖科技城的助力下,杭化院已创建新材料杭州市级概念验证中心,成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招引的链主型企业院所,带动了十几家上下游企业集聚青山湖,推动临安新质生产力“向好”“向新”发展。
在产业端,杭州市临安区已集聚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家、亿元以上企业3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浙江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成功创建浙江省级智能光伏产业集群(专用设备与辅料)协同区、新能源和高分子材料“新星”产业群两个浙江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整体呈现“龙头带动、相对集聚”的特点。目前,浙江联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材料产业化和研发基地项目正在青山湖科技城紧锣密鼓地建设,这里将布置30条生产流水线,待2025年10月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过30亿元。
创新端与产业端双轨发力,接下来,杭州市临安区将持续建设以青山湖科技城前沿材料研发中心、金马平台新能源材料示范区、化工集聚区合成生物材料引领区为核心的“一心两区”产业布局,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李如艳 管光前 王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