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 李宝乐) 2024年,包头稀土高新区企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累计完成197项,占包头市总量41.5%,居包头市第一;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7亿元,较上一年增长7.6%,在包头市占比达42.3%,居包头市第一。
“双第一”成绩的背后,彰显了包头稀土高新区科技产业的坚实根基与创新活力。
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将科技成果转化视作区域发展的关键“密码”,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项政策,在创新发展道路上成果丰硕。2024年,包头稀土高新区精心规划,多管齐下,全方位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其扎实落地。
为挖掘企业潜能,包头稀土高新区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理念,逐一摸排高新区内120家企业,精准锁定内蒙古新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包头市鑫隆无损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北科交大机器人有限公司等潜力突出企业,悉心指导助力这些企业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6项,促成成交额9539万元,为区域科技创新增光聚势。
在审核把关环节,包头稀土高新区持续优化审核机制,构筑起一道严谨缜密、规范科学的“防火墙”,对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体检”,确保质量效率双提升。
与此同时,包头稀土高新区全力助推技术合同登记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进阶升级,通过系统深入、环环相扣的培训课程,强化“五技合同”包括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5类合同的识别能力,进而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的登记指导。2024年度科技政策解读培训会期间,来自137家企业近160名专业人员踊跃参与,在包头稀土高新区掀起科技创新学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