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第A2版:要闻

大胆试 大胆闯 自主改

以更大力度推进国家自创区改革创新

    ▶ 本报记者 张伟

  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自创区”)。从2009年到2024年,从一枝独秀到雁阵齐飞,国家自创区走过波澜壮阔的15年。

  15年来,国家自创区已获批复23家,涉及21个省份的60个城市,覆盖66个国家高新区,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区域,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总体部署,彰显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近日,参与国家自创区15周年发展改革评估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自创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新征程上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立足改革,向“优”而生

  历经15年的探索实践,国家自创区在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及行政管理方面大胆探索适应本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改革举措,出台各类政策举措近千项,取得诸多成效。

  深入落实中央深改委精神,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推动国企研发准备金、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24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部市出台50余项配套政策,充分释放创新主体活力。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上海张江国家自创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口便利化”试点;武汉东湖国家自创区推出“黄金十条”,开展国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成都国家自创区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中关村国家自创区为代表的23家国家自创区树立起改革创新“试验田”的标杆,成为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截至2023年,23家国家自创区共实现营业收入55.0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31.93万亿元,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8万亿元,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平稳增长。

  国家自创区拥有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964家,在信息网络、轨道交通、大飞机等国家战略领域涌现出一批标志性、世界级的重大科技成果,有效增强了我国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建设。

  23家国家自创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7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81万家,上市企业总数达 2612家,引进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652家,企业梯度培育取得良好成效,有力强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深化首创性

  集成化差别化改革

  15年来,国家自创区充分发挥首创精神,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基础性制度开展深层次改革试点,推动形成更多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更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

  15年来,国家自创区设立了大量的改革试点。如中关村国家自创区的股权激励试点,中关村国家自创区和武汉东湖国家自创区的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等。

  15年来,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国家自创区坚持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

  在优化研发攻关体制机制方面,中关村国家自创区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基础研究税收政策试点。深圳国家自创区以立法形式规定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深圳市财政科技研发资金的30%。

  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方面,成都国家自创区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庆国家自创区在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上开展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合芜蚌国家自创区探索在转化前即对成果所有权进行分割,率先实现从“分粮”到“分田”的突破。

  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方面,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开展“知保贷”“知融保”“专利执行险”等知识产权金融试点特色业务。杭州国家自创区推出“科技金融汇”等专注A轮早期项目路演活动。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创新“政、银、园、担”四方合作机制,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

  在人才引进培养体制机制方面,武汉东湖国家自创区率先开展人才注册制、积分制,挂牌成立光谷人才集团。山东半岛国家自创区创建全国首个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人才有价”评估体系。

  15年来,23家国家自创区奋楫争先,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其中,中关村国家自创区“新4条”“24条”、武汉东湖国家自创区“黄金10条”等 30余项首创性突破性政策实现全国范围复制推广。

  探索更广领域

  更深层次改革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如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有关部门和地方一道,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

  “建议设立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合作引导专项,强化东中西部自创区的科技合作统筹支持。”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斌建议国家指导支持长株潭国家自创区承担国家自创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任务,在先进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文化等方面加快探索、形成突破。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任俊峰建议,设立专项政策资金引导国家自创区开展政策试点相关工作,同时推动下放更多的经济发展权限,推进国家自创区财权与事权有效匹配。此外,建议开辟国家自创区重点科技项目、产业项目直报通道,允许国家自创区直接向部委推荐“两重”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楼秀华建议允许扩大国家自创区范围。根据地方区域创新发展规划布局,允许国家自创区适时增加自创区创新核心区数量(如新增科创走廊、科学城等作为自创区范围),打造全域创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国家自创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钱德平建议支持国家自创区结合各地实际,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端人才集聚、“耐心资本”培育、外籍人才引进、人才跨界自由流动、关键核心技术应用生态构建和场景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适时总结推广试点举措,营造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来自山东半岛国家自创区的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青岛市城阳区委副书记卢阳建议探索区域合作利益共享机制。以产业协同创新网络、高新区联盟等为依托,完善协同创新联动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发展。

  放眼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耕好改革开放“试验田”,国家自创区将勇立潮头,大胆探索,实干争先,坚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走在最前列,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自创区供图  版式设计:孙合西

2025-01-06

大胆试 大胆闯 自主改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3917.html 1 <p>以更大力度推进国家自创区改革创新</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