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无论对全球还是中国信息产业来说,都是风雨中勇进的不凡一年。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最引人瞩目,大模型拓展到多模态理解和生成,推理能力成新焦点,世界模型的实践推动通用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此外,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技术创新也日新月异。
当前,信息产业迎来技术大爆发的关键时间节点。展望2025年,更多革命性技术和应用让人们充满期待:量子计算、杀手级的人工智能应用……
技术实践实现突破
2024年,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支持模态已逐步从自然语言处理拓展到多模态理解和生成等场景,如OpenAI、抖音等企业的视频生成大模型陆续发布。扩散模型在多模态生成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果,已成为视频生成的主流技术路径。基于大量工程实验和反复验证提出的缩放定律(Scaling Law),揭示模型能力与计算能力、参数量和数据量间的定量关系,业界开始遵循该定律加大资源要素投入、推动模型创新发展,促使大模型追求更高推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模型概念在2024年得到广泛关注与实践。研究者致力于开发能够模拟和理解真实世界的模型,使模型能够自然涌现新的行为和决策能力。Meta 首席科学家杨立昆在质疑大语言模型中提出DINO世界模型(基于预训练的视觉特征训练的世界模型),可以实现零样本规划。谷歌DeepMind发布的Genie2模型实现了从单图生成可交互3D世界的突破。这些技术进步,不仅增强了AI对物理世界理解,还促进了虚拟与现实世界融合,更重要的是它们体现了多模态处理、自监督学习以及端到端跨模态统一特征表示等先进理念的应用,加速了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的转变。
2024年,长期以来寄托着人类美好想象的人形机器人取得显著进展,各厂商纷纷推出新产品。美国波士顿动力推出全电动版本的Atlas机器人,并展示其在工厂环境的实操能力;特斯拉的Optimus二代开始在其全球生产链中进行小规模部署,承担装配与物流任务。中国企业宇树科技推出量产版的人形机器人G1,并打破双足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壁垒。
2024年,中国信息产业跑出一匹震动中外的黑马——《黑神话:悟空》。中国游戏已经在国际舞台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手游品类上已领先世界。唯独在国际游戏市场主流的单机游戏领域,此前,中国游戏行业始终未有建树。2024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上线后短短3天内全球各平台销量超过1000万套,根据最新数据预测,其全年销量有望达3000万份以上,对应销售额超100亿元。在伦敦举行的金摇杆奖颁奖典礼上,《黑神话:悟空》一举夺得“年度最佳游戏”和“最佳视觉设计奖”,成为首个在海外斩获国际大奖的国产3A游戏。
产业链环节冷暖不均
新的技术实践带来新的产业变革,改造并创造新的生产方式,传导到产业链,带来的必然是新旧巨头的更替。没有顺应潮流及时做出改变的企业必然面临困境,过于激进或缺少天时地利人和加持的新企业甚至倒在黎明到来前。
2024年,美国英伟达受益于高性能GPU的持续热销,市场地位更加巩固,股价不断攀升,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企业。台积电依靠其3nm工艺的大规模量产,在全球高端芯片制造市场占据绝对优势,股价稳步上涨。对比之下,英特尔这家成立于1968年的老牌美国芯片企业,曾经的行业霸主,由于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热潮中的表现远落后于竞争对手,股价陷入了低迷。
同时,AI企业普遍面临“投入大于收益”的困境。尽管AI技术需求激增,但高昂的研发投入和硬件成本使许多初创企业难以承受。2024年,部分AI独角兽公司处在持续亏损中,如Inflection AI、Stability AI和Anthropic经历出售、裁员、换CEO等。国内曾经的明星AI企业也深陷业绩增长放缓、股价下跌、IPO受阻等经营困难,不过情况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无人驾驶领域,2024年无人出租车(Robotaxi)在中国取得显著进展。百度旗下的无人出租车萝卜快跑已经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内的12个城市的部分区域开放运营,2024年在武汉实际运营迅速走红网络,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新选择。竞争“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则先后成功上市纳斯达克。文远知行与优步Uber合作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落地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成为中美两国之外规模最大的商业运营Robotaxi车队。小马智行与广汽合作的如祺Robotaxi也开始在广州、深圳试运营。
美国无人出租车两大巨头之一的Waymo在亚利桑那州进一步扩大了试运营范围,也在欧洲选择了若干城市进行试点。而另一巨头Cruise却在2024年12月16日突然被大股东通用汽车抛弃,让其很可能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新机遇正在路上
2024年12月9日,谷歌宣布其最新的量子计算芯片“Willow”能在扩展量子比特数量的同时有效控制误差,实现了“低于阈值”的跨越性突破。我们可以将这一突破简单理解为,量子计算机在实践中已跨过计算能力正输出的门槛。
2024年全球科技界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就是诺贝尔奖聚焦人工智能。202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颁给了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物理学奖认可了本轮人工智能理论的科学价值,化学奖认可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科研的突破性,这不仅是对这些科学家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指引,AI正在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式。
对于AI本身而言,大众都在期待着一款杀手级的应用的出现。AI产品难盈利的关键因素是对应的硬件未出现,就如个人电脑支持Office等软件和第一代互联网,智能手机支持微信、支付宝等APP和第二代互联网一样。
2024年是AI终端产品的探索年,AI与各种设备的融合正在成为大趋势,搭载大模型的AI PC、AI手机、智能汽车相继推出,AI智能助手、AI陪伴、AI相机、AI搜索等应用在各类终端开始实验。岁末年初,最引人注目的属增强现实(AR)与人工智能(AI)技术融合,很多创新产品和应用正在加速诞生,AR眼镜作为典型的AR设备,在AI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功能飞跃。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大厂都已经宣布或有消息显示将在2025年推出AR+AI终端产品。
未来已来,让我们期待信息产业的2025年。
新华社供图 版式设计:孙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