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第A1版:封面

我国风电产业何以领跑全球

  ▶  本报记者  叶伟

  陆上H230—1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实现量产、全球单机容量最大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投运……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构建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风电产业体系,在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中地位愈发凸显。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秦海岩在近日举行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上表示,我国风电产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产能上都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若要保持这种优势,就必须“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2024年12月11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东省阳江市投运。“明阳天成号”系由明阳集团自主研制,为全球首次在一个漂浮式基础上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装机容量达到16.6兆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

  “明阳天成号”的投运是漂浮式风电领域技术创新又一次重大突破,有助于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开发向深远海挺进。

  这是我国风电产业技术突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一批原创性、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再次刷新风电机组单机功率世界纪录;金风科技完成其GW147型风电叶片的静载测试,是目前全球已下线最长的风电叶片……

  “随着越来越多‘全球之最’的突破,我国风电已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进入技术创新无人区。”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表示。

  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凸显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随着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完备的风电产业链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

目前,我国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市场的60%,风电叶片产能占全球市场的64%、齿轮箱产能在全球占比约80%,发电机产能在全球占比约73%。2023年,我国6家风电整机商排名全球前十,市场份额超50%,领跑全球风电产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海岩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已形成丰富的风电机组产品谱系。在技术、质量、价格上,我国风电企业能够为全球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机组产品组合,在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可以说,世界需要我国的风电技术、产品和经验。

我国风电发展也为世界带来绿色新动能。截至目前,全球风电累计装机10亿千瓦。其中,我国风电累计装机5.1亿千瓦,是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的50%,已连续3年稳居全球首位。

秦海岩透露,到203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到10亿千瓦,较2024年实现翻番;到2050年将达到30亿千瓦,在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

“深耕”全球市场

当前,我国风电产业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变大、出口贸易壁垒加高、行业竞争加剧、需寻找新盈利模式等挑战。

秦海岩表示,“‘不出海就出局’,我国风电发展就是要走出去。”

如何“走出去”?曹志刚表示,我国风电出海需要从哪里有订单就去哪里的“游牧”阶段,向着在不同区域和国家建立属地化布局的“深耕”阶段发展。

“风电企业要实现更自信地出海,就要强化自身实力。”曹志刚说,要持续地与产业链伙伴、科研院所进行联合攻关,推动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的自主创新,把风电出海的质量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要坚持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国际化,通过建立本地化的运营团队、供应链体系和服务网络,实现与当地市场的深度融合,提高适应性和竞争力。

秦海岩表示,我国风电企业“走出去”,要更加注重本地化,与当地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成本、经验等优势,为各国带去先进且经济的风电设备,帮助这些国家有效降低风电项目开发成本,产出便宜的绿色电力,助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025-01-06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3894.html 1 <p>我国风电产业何以领跑全球</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