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争粉) 近日,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承办,通过主题演讲、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的方式,赓续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思想,发现新问题,探讨新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致辞时表示,此次论坛为政府、企业、高校探讨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问题搭建对话平台,旨在把牢乡村振兴之魂,把稳乡村振兴之根,把准乡村振兴之脉,努力在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取得新成果。
农业农村部原部长、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韩长赋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就要把乡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便利的乡村、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治理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农耕文明继承发展的乡村,说到底,是广大农民更加富裕富足的乡村。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黄艳在讲话时强调,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要锚定发展目标,广泛凝聚共识,凝聚各方力量,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论坛期间还发布了《县域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中国乡村振兴指数报告》。与会专家指出,县城和县域的产业是城乡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推进城乡融合要把县城和县域产业发展,特别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发展县域的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从县域的类型、优势和资源特色出发,确定自身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现代产业集群;要建立健全县城及县域产业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体制、机制和人才支撑体系。
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建生、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介绍了他们应用创新方式、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