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软件产业集群,集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等细分领域重点企业1600余家。今年1-10月,合肥高新区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7%。
合肥高新区始终把软件产业作为核心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平台软件发展优势凸显,目前已集聚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90个,构建产学研用高效协同体系;同时,推动创新型企业培育与科技成果转化,集聚软件类高新企业600余家,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120多个,拥有各类知识产权3万多件。智能语音及认知智能领域基础扎实,讯飞星火4.0 Turbo七大核心能力超过GPT-4 Turbo。
目前,合肥高新区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软件自主研发的相关企业2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该高新区孵化培育全国首家量子领域上市公司和两家量子领域独角兽企业。在工业设计软件领域,该高新区形成以中电科38所、全芯智造、太泽透平、容知日新等50多家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研制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产线仿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为主的工业软件产品,部分生产制造和研发设计类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基础软件领域,该高新区企业国科昂辉利剑车载基础软件工具链产品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已为江淮汽车等国内数家整车企业配套。
据悉,安徽省自201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首版次软件认定工作,合肥高新区协助支持优质企业申报安徽省首版次软件认定,近5年已有7批次400余款产品获认定,超300家企业获安徽省级支持资金1.76亿元。同时,该高新区创新实施新经济示范项目,近2年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12个软件领域示范项目。
作为全国首个场景创新专门机构,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市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自成立以来即围绕软件领域开展场景挖掘和对接,已成功举办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软件产业场景对接活动21场,发布软件领域场景能力超80条,促成合作50余项,高效激发软件市场活力。
此外,合肥高新区搭建“链通高新”企业服务平台,围绕软件产业开展常态化对接活动近90场,参与企业3000余家;同时,还搭建软件综合服务平台、软件适配验证中心、软件供应链安全检测中心等公共平台,围绕软件产品研发设计、物料清单分析、测试验证等提供服务,推动软件在关键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在制造业“智转数改”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今,合肥高新区高端开放平台独树一帜,其建设的讯飞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已开放736项AI产品及能力,聚集超739.8万名开发者。其建设的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支持CPU、GPU、FPGA等多种硬件结构的深度学习开放服务,服务科研机构、高校等用户1.2万家。
与此同时,合肥高新区打造2个细分领域知名开源社区20余个重点开源项目。其中,仟微网络开源项目SCRM获评Gitee社区最有价值项目、国家级社区木兰社区孵化项目;讯飞全国首个基于国产算力的开源大模型“星火开源-13B”拥有130亿参数,包括基础模型、精调模型、微调工具等。近2年该高新区组织鸿蒙开发者论坛等各类开源创新活动10余场。全球开源独角兽GitLab中国区全资子公司极狐信息落户合肥高新区。
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出台相关政策,真金白银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持续引入龙头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设软件企业投融资“一站式”对接窗口,进一步加强园区软件企业场景开放,加快软件产品迭代升级。 陈珂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