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第A5版:创新园区

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襄阳产学研基地党建工作纪实

  本文图片由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提供

  ▶ 尹雪婷

  近年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襄阳产学研基地(简称“基地”)分党委不断深化“党建+”品牌内涵,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创先争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地事业高质量发展,扎根地方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近3年累计为企业精准对接各类人才2000余名,让“创新之花”开在产业链上。

  高质量党建

  引领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基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引导以党支部为单位建设教学科研团队,鼓励党员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育工作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襄阳高新区管委会牵线下,梅建伟教授科研团队10余人组成项目攻关团队,每个月深入企业两次,上门服务,与湖北英索尔电子有限公司先后成功开展“汽车用压力传感器控制系统开发及产业化”等3项技术开发,以及“一种车速传感器的车速信号测量方法及其测控系统”等2项专利权转让。

  像梅建伟教授这样的科研团队,基地共派出10支,活跃在生产车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孙建新博士被襄阳市立强机械有限公司聘为技术中心副主任,由他主持的“复杂结构铸造产品砂型及壳模的3D打印技术开发”项目,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周奎教授团队与湖北美标康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线控数字化主动底盘控制策略开发及实现”项目,通过控制算法完成对车辆行驶域的协调统一控制。

  基地分党委书记、主任汤德强介绍说,为深化产教融合,从2021年开始,基地分党委立足学校机械、材料、车辆等特色学科专业群,主动对接当地企业,带领教授专家等实地走访襄阳汽车产业集群党组织,梳理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工作新形式,目前已服务企业30余家,累计实现技术转化40项;与地区、行业、企业形成“党建共建、人才共育、创新共进、发展共谋”四大类项目。

  产教融合发展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基地分党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坚持把“三全育人、以生为本”作为基地发展的中心理念,以党建引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全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7月初,基地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贾翔在湖北美标康擎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上岗,成为一名新入职的“老员工”:大学四年级这一年,贾翔在企业、基地交替学习、实训,理论与实践反复切换。“在企业实训4个月,师傅手把手地教,把他们当成员工传帮带。”其间,贾翔有了更多上手实践的机会,他在公司认真学技术,了解汽车底盘生产流程,毕业后通过考核直接上岗。

  据了解,襄阳产学研基地累计入驻师生2449人,先后有456人在襄阳市企业工作。今年上半年有200多名学生赴东风汽车股份、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湖北美标康盛动力等企业实习实训。

  基地分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谋划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联合”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走访调研高新区多家企业,了解人才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关键事项,与地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70余次,32家校企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学校教师在襄阳市企业开展校企联合科技攻关项目46项,合同金额近2000万元。

2024-12-16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襄阳产学研基地党建工作纪实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2947.html 1 <p>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