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第A4版:特稿

献给《导报》30华诞

奉献迎来百花香

  ▶  张景安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创刊30周年献上诚挚祝贺与美好祝愿。首先,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对《导报》的支持。30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导报》题词,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鼎力支持,给《导报》指明了方向,也为《导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9年,《导报》转由科技日报社主办,正式并入《科技日报》体系,此举增强了《科技日报》和《导报》的实力和影响力,使其能更好地履行作为党的宣传阵地的职责。

  我也要感谢中国电子工业的老前辈、原中国电子工业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导报》的第一功臣张复良先生。张复良是《导报》的创办者及首任社长,他担任这个职务十几年之久,在第一任、第二任总编辑离职后,他在担任社长期间还兼任过总编辑一段时间。张复良担任导报社社长期间,十几年如一日,带领《导报》团队以高水平的科技传播机制,开拓创新,凝心聚力,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工作大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为中国高新区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在我担任火炬中心主任期间,《导报》为高新区发展,在科技传播与舆论导向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张复良从未领取过一分钱的报酬,默默地为《导报》奉献,对《导报》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我也曾多年担任导报社的董事长,因此,我也算是一个老的《导报》人。在《导报》初创时期,董事会由科技部、电子部以及高新区的有关同志组成。张复良不仅为这份报纸的创办倾注了大量心血,还在报纸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要向过去30年为《导报》作出贡献的所有同志以及现在仍在《导报》工作的同志们表达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张复良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立下了丰功伟绩,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是《导报》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再次向张复良老社长,以及他的得力助手魏谷、徐远平,还有他们卓越的团队,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他们为《导报》的创立与发展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30年,对于一份报纸而言,是一段辉煌而漫长的历程,它见证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也记录了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不懈追求。

  1992年初,国家科委召开软科学专家组会议,原国家科委秘书长张登义主持会议。会上,张登义请我介绍国家审批的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情况。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意在推动高技术产业化。我传达了邓小平同志为高新区的题词“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会上,中国电子工业发展规划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建议,筹办一份专门报道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报纸,主要宣传高新技术产业化。会后,张登义秘书长召集会议专门研究此事,我和时任国家科委火炬中心主任李肇杰同志、中国电子工业发展规划研究院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国家科委与电子工业部支持筹办,并分头向有关领导同志报告,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张登义秘书长带着我去向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汇报筹建报纸的构想。宋健同志对此表达了高度支持,并针对相关事宜进行了周密部署。他明确指示,务必全力以赴,确保这份报纸的顺利创办与运营,将其打造成为高科技产业化宣传领域的一面鲜明旗帜,旨在进一步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孵化与发展,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推动。

  1994年2月26日,《导报》正式创刊。自创刊以来,《导报》始终致力于报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最新进展、政策动向以及成功经验。30年来,《导报》始终坚守作为党的喉舌的重要角色,积极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不仅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还通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深度分析,引导社会舆论。在这30年的历程中,《导报》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报道方式,提升传播效果,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30年来,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也连接起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在这30年的岁月里,我有幸与《导报》结下不解之缘。我的一些文章和观点,通过这份报纸得以广泛传播,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每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见诸报端,我都深感欣慰,这是我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尽的一份微薄之力。

  回顾过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蓬勃兴起,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而《导报》正是这段历程的忠实记录者和见证者。它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讲述着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故事,传递着创新发展的时代强音。

  在推动高新区发展的过程中,《导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高新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导报》则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及时报道了高新区在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这些报道不仅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我在科技部工作期间,曾担任过火炬中心主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多次深入高新区进行调研和考察。每一次调研,我都能够深切感受到高新区在创新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活力。而《导报》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将这些鲜活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报道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新区、关注高新区、支持高新区。

  同时,《导报》还积极关注高新技术产业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可以说,《导报》已经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然,《导报》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报社全体同志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篇报道、每一个栏目,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这份报纸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再次向报社全体同仁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展望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导报》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我相信,《导报》将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报宗旨,不断提高报道质量和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同时,我也希望报社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最后,我再次向《导报》创刊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这份报纸在未来的岁月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作者:科学技术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

2024-12-16

献给《导报》30华诞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2946.html 1 <p>奉献迎来百花香</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