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2日
第A27版:特别报道 肇庆高新区

肇庆高新区:逐绿而行 勇当“碳路”先锋

  小鹏新车MONA M03销售火爆。

  山鹰纸业沼气检测系统

  瑞庆时代二期工厂如期推进建设王振宇/摄

  广东博俊项目正在加快施工王振宇/摄

  环境优美的肇庆高新区

  不到5分钟,轻卡物流车完成换电。

  ▶ 本报记者 叶伟 特约通讯员 赖小琴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当前,肇庆高新区向绿而生,逐绿而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两新”产业加快集聚成势,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一幅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新车型MONA M03已实现量产、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西园全部项目动工、大旺产业园成为广东省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全国首个轻卡物流车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站投用……

  作为肇庆产业发展主战场,肇庆高新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焦“两新”产业等重点领域,循“新”而动、向“新”疾行,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以发展“含绿量”赋能产业“含金量”,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

  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

  8月30日,小鹏MONA M03上市48小时大定超3万台,并在成都车展开启交付。当天,在位于肇庆高新区小鹏汽车肇庆基地,批量生产下线的崭新小鹏MONA M03排列整齐、整装待发。

  据了解,小鹏MONA M03上市,意味着高阶智能驾驶A级车率先在肇庆量产,也标志着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动能得到进一步激发。

  2017年,肇庆市和小鹏汽车携手合作,同年小鹏肇庆生产基地在肇庆高新区启动建设;2020年,小鹏汽车获得造车资质;2021年,小鹏P7创下了“造车新势力”单车型最快万辆下线纪录,夺下新势力销量冠军;2023年,肇庆再度牵手小鹏汽车,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新车型项目顺利签约,引入肇庆基地生产,与肇庆市共同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基地;今年1月,肇庆基地启动新车型生产线改造项目,为小鹏MONA M03量产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西园内已动工的4个项目正加快建设,尤其是广东博俊汽车精密零部件项目于11月全面竣工。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能力,推动小鹏汽车新车型项目实现零部件就地化配套。

  另一边,瑞庆时代二工厂的建设也在如期推进、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建设有序推进……这些项目投产后,将为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一番新景象。

  在小鹏汽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跨越式发展。目前,肇庆高新区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80多家,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中游主导环节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及智能驾驶等领域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实现产业链条发展。

  2021年8月,肇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同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又成功申报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是当年广东省唯一申报成功的特色产业基地;2023年,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肇庆市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肇庆高新区将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推动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持续聚焦小鹏汽车、瑞庆时代、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双核一城”,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壮链步伐,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配套项目,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链条式、集群式发展,已经成为广东省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点阵地,正朝着打造全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重要基地的目标不断前行。

  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肇庆高新区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开拓产业新赛道,瞄准新型储能这个万亿级产业,走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

  8月20日,一辆轻卡物流车来到位于肇庆高新区的肇庆龙行未来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示范站内。缓缓驶入换电站后,司机轻点屏幕,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电池更换,再次满电出发。据悉,这标志着全国首个轻卡物流车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站在肇庆高新区投用。

  该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示范站,是肇庆高新区落实肇庆市与宁德时代签署的全面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之一,由广州鸿雨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拟用地18亩。除了建设一体化站点,项目还涉及新能源物流车设计、研发、汽车销售及道路运输业务。

  肇庆龙行未来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示范项目副经理黄露仪介绍,目前一辆轻卡货运物流车充满电,大概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而直接换电,全程只需要3到5分钟,可续航250公里,且换电过程司机不用下车。“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让司机在高新区周边多跑两趟业务,增加他们的收入。”

  2021年,储能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在肇庆高新区投资建设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注册成立其全资子公司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肇庆建市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肇庆高新区的新型储能产业由此开始“腾飞”。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肇庆高新区拥有新型储能特色产业上下游企业56家,包括已投产的双龙头(小鹏汽车、瑞庆时代),以及原有的理士电源、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国能(肇庆)热电有限公司、肇庆大旺电力热力有限公司、百汇达等上下游企业,加上先后入驻的广东粤海新智慧储能、迈科成、巨石、金晟新能源、卓高新材料、震裕科技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储能产业链相关项目,高新区储能产业集聚区已初步成形。2023年,肇庆高新区新型储能产业完成产值320.89亿元,呈现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并驾齐驱的趋势。

  当前,肇庆高新区正继续强化新型储能产业招商,围绕锂电池关键材料与零配件、锂离子电池、绿色高效储能电池、锂电池回收等多个环节重点领域重点招商发展,招引储能电池、变压器等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新型储能闭环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储能电池制造基地和全国一流的新型储能重要产业基地及应用基地,为广东打造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作出贡献。

  碳达峰试点全方位推进

  “节能降碳、清洁生产技改这些工作,我们一直都在推进,投入也很大。”近日,山鹰纸业(广东)有限公司能环部经理朱保鑫介绍说,企业在多方面、从各环节入手,确保从原料源头到成品产出的全流程实现节能降碳、清洁环保。

  广东山鹰目前拥有两台先进的大型纸机PM52、PM53,运行车速每分钟可达1200米,设计年产能100万吨。该企业入驻肇庆高新区后,建成了该区首个屋顶光伏项目,不仅为企业节省用电成本,每年还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5387吨、减排二氧化硫50.22吨,体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此外,还通过沼气发电、热水型溴化锂冷水机组的项目建设,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节能降碳的理念已融入企业“血脉”中。朱保鑫说,广东山鹰从生产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方面都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选择了世界一流的制浆造纸设备供应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料是被回收的废纸,通过先进的制浆、造纸工艺加工后,生产出可循环利用的纸制品,实现资源再生、变废为宝。

  在污水处理环节,广东山鹰配置了 3台沼气发电机,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沼气发电机组余热通过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后,制备出4℃的冷水,用于代替空调为生产车间供冷。仅这两个环节,每年就可节约6639吨煤,减少排放34456吨二氧化碳。

  利用纸机冷凝水的余热,广东山鹰对生产产生的污泥进行低温干化处理,从而减少蒸汽使用量。这个环节,每年可节约2442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7150吨……

  多措并举之下,2023年广东山鹰就节约1.1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43万吨,成为行业节能降碳、绿色生产的标杆,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造纸行业“能效标杆”企业、肇庆市科技创新50强企业等荣誉。

  朱保鑫说:“未来,广东山鹰会通过技术创新、精益生产、节能管理等多种方式减少碳排放,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

  逐绿前行,焕新动能。2023年11月,肇庆高新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工业园区。入选以来,肇庆高新区继续把节能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加强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碳达峰试点标杆园区、样板园区和示范园区。

  肇庆高新区围绕产业、能源、工业等重点领域,编制完成了《肇庆高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各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配套出台了与节能循环经济、整区屋顶光伏新型储能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相关的系列政策措施,增加经济政策的“含绿量”和低碳政策的“含金量”,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机制。

  与此同时,肇庆高新区以小鹏汽车、瑞庆时代“双龙头”为抓手,牢牢扭住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双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打造蒸汽供应链、循环经济产业生态链,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向清洁生产、智能化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企业内小循环、产业链中循环、区域内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发挥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降碳减排的协同作用。

  此外,肇庆高新区加快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运行建设,促进“电源端、电网端、负荷端、储能端”协同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绿色金融持续创新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真正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的支撑。肇庆高新区实现产业绿色发展正是得益于做好绿色金融这篇文章,持续推动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的结果。

  企业是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主体。针对企业融资普遍存在政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获客难、评价难、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痛点,肇庆高新区创新推出全省首个绿色金融领域的数据产品——“企业碳账户”,让数字变为资产,以“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肇庆高新区“企业碳账户”是以企业经济指标数据为基础,融合企业碳排放数据开展全面分析评估,在全国率先实现将“双碳”因素纳入金融机构的融资评估,并先后推出“云碳贷”“云碳担”“人才贷”“碳征信”等绿色金融产品,企业可凭借减排降碳换来低成本的融资贷款。

  近日,广东雅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项目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急需融资。根据企业碳账户等级及得分,广东雅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信额度约为4800万元,增信额度约为1500万元。相比于普通产品的5.5%利率,企业可最低享受3.8%低利率优惠,平均企业优惠170个基点,每年为企业节省利息高达6.3万元。

  这正是肇庆高新区打造碳账户金融体系,以大数据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助力“绿色”发展的一个生动体现。自2022年推出“企业碳账户”以来,截至目前,肇庆高新区已为高新区内316家企业建立碳账户,推动30多家金融机构参与应用企业碳账户体系,为该区163家企业提供近53亿元融资额度,目前已发放38.51亿元,每年为企业节省利息达1887万元,有效助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至今已培育172家企业数字化转型,209个项目技改升级,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将双碳因素纳入金融机构的融资评估,为数据赋能绿色金融服务“双碳”目标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肇庆高新区“企业碳账户”也因此荣获“2023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等多项省级荣誉。

  今年6月,肇庆高新区顺利完成广州数据交易所(肇庆)服务基地落地运营,并推出全国首创的碳数据产品“质押融资+人民银行再贷款”融资业务,此举为数据要素与碳金融领域的融合发展探索出新路径和新模式,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数字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广州数据交易所(肇庆)服务基地已发展23家会员,登记9项数据产品和数据能力,进场24项交易标的,交易备案金额近9000万元。

  本版图片来源:肇庆高新区

2024-12-02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2156.html 1 <p>肇庆高新区:逐绿而行 勇当“碳路”先锋</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