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第A2版:要闻

政策加持 新型储能产业蓄势待发

  ▶ 本报记者 叶伟

  11月6日,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该政策出台后,将巩固新型储能关键技术、产业规模、应用生态等优势引导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加持下,新型储能产业蓄势待发。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新型储能技术是加快推进碳中和进程、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据了解,新型储能技术是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不断加速,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合计达到12.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随着新能源的量越来越大,对新型储能的需要也更加迫切。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陈海生认为,相对于化石能源而言,新能源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新能源的能量密度比较低,另一方面是新能源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这就需要储能技术将新能源转化成连续稳定的能源。”

  陈海生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能技术不仅能够平衡电网的供需关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还能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提供应急电源,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此外,储能技术还能通过调节电网频率、电压等参数,提升电网的灵活性和韧性,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储能系统是新型电力系统的蓄水池、实现‘双碳’目标的‘压舱石’。”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新型储能系统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能够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

  产业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近日,全国首个百兆瓦级混合储能调频项目永济市国云微控100MW独立混合储能项目,外接线路全线贯通,进入并网试运行阶段。该项目共包括25个飞轮储能单元和15个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总容量100MW变电站配置220kV油浸式变压器SVG无功补偿装置,GIS气体绝缘设备220kV外送线路绵延18.47公里,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飞轮储能技术与磷酸铁锂电池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此次成功并网为混合储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多种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年底增长超过40%。

  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技术路线也是百花齐放。

  “目前,储能技术确实种类繁多,不同的储能技术其特点也不同。”陈海生介绍说,从应用场景看,不同储能技术适用于不同需求。例如,飞轮和超级电容因其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响应能力,适用于短时高频的储能需求;锂电池和钠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效率,在中短时长储能领域占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则因其大容量、长寿命的特点,在需要长时间储能的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表示,当前多种技术路线协同发展,投运了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装备,同步发展重力储能、液体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

  在利好政策推动下,新型储能发展将步入快车道。舒印彪预测,到2030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2亿-1.5亿千瓦。

  仍需技术创新

  专家认为,新型储能规模持续增长的态势已然形成,但仍有一些痛点问题需要解决。

  陈海生介绍说,当前能源行业对新型储能技术的要求主要包括6个方面:大规模、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性、高效率和资源不受限制。

  对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陈海生认为,新型储能技术要不断创新和进步,推动自身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同时,要与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等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更加高效、灵活、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

  舒印彪表示,要加强电化学储能热稳定性、系统集成、梯次利用、纳米材料等技术研发,探索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技术路线,提升新型储能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循环寿命、转换效率等关键指标。

  “高价值是新型储能行业良性发展的内驱力,高可靠是其发展的根基。”曾毓群认为,新型储能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产品的“根”就要向下扎得深、扩得广,“本根不摇才能枝叶繁荣。”

  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标准体系供给。舒印彪表示,要进一步加快健全新型储能体系的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安全、检测、质量、环保、回收利用等标准的研制。

  据了解,此次《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等行动,推动该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18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1418.html 1 <p>政策加持 新型储能产业蓄势待发</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