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
第A3版:热点

大胆走出去 全心走进去 努力走上去

中国企业出海展现担当与责任

  ▶ 孙立彬

  从“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到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从义乌的“中国制造”链接全球,到深圳软件业务出口创纪录……从单一的产品出海,转变为产业出海、供应链出海、品牌出海乃至文化出海,中国企业出海已经从“走出去”迈向“走上去”。

  近日,在“2024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论坛”期间,专家学者、成功出海的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就中国企业出海的必然性、如何出海等话题进行了极具建设性讨论。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我们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但仅仅走出去是不够的,还需要加速“走进去”和“走上去”。

  中国企业出海的底气和成功经验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和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海是历史必然。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邻国日本、韩国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时代,企业走出去也是中国长期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

  而且中国企业也具备走出去的底气和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中国有最稳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供应链、成熟的产业政策,这使得中国企业具备强大的出海能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表示,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很多行业和企业在技术实力、管理能力、供应链整合效率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优势,具备“走出去”的条件。“走出去”不仅可以获得新的市场,而且能够增长我们的“长期能力”,比如跨文化的管理能力。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表示,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出海的典型之一,吉利从2003年开始走出国门,去年其海外销量占比达到40%,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

  李东辉阐述了吉利成功出海始终坚持的3个原则。首先,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吉利在全球建设了超过10个研发和造型中心,拥有3万余名研发工程师,还通过技术授权、研发合作等方式推进产业链全球化,共同占领技术制高点;其次,做好区域化布局,推动全球化和本土化协同发展,既坚持全球化,整合全球资源,构建全球网络,服务全球市场,对接全球资本,又努力做好本土化,抓住本土化机遇,做好技术、服务、运营、客户体验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最后,在全球化拓展过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治理能力。吉利尊重世界各国的法律法规,在合规的前提下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协同与分享,参与全球竞争,支持所投资发展的企业实现文化融合,践行“尊重、适应、包容与融合”的全球型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出海

  龙永图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要自身强大,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能力。

  “既要主动出击,又要理智慎重,要深入研究当地的法律法规、税务、安全形势、环保规定等相关内容,不是为了出海而出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许定波认为,在全球卖产品的不一定就是一家全球化企业,全球化企业要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能够把全球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另一方面,要真正尊重当地市场,从理念上变成一家全球企业,要服务于每一个市场的消费者,为每一个地区经济做出真正的贡献。

  具体到企业出海运营方面,杨元庆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首先,要重视通过本地化产品创新构建全球知名品牌。如今,全球消费者不再局限于购买传统品牌,而是更愿意尝试、体验新品牌,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买单,这就意味着中国品牌有望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在海外市场迎来更蓬勃的发展空间。构建品牌力的核心是产品创新,而产品创新则一定要基于对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挖掘,不仅仅要物美价优,更要质量过硬。惟此,才能得到全球不同市场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其次,要重视通过贴近本地市场构建韧性供应链。目前,全球供应链开始呈现出脆弱多变、复杂交织的新现象。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只有从出口导向型跨越到深度融合的本地化,串联起更多产业链环节,搭建起更加高效、抗风险性更强的供应链,才能更加贴近本地市场,服务好当地的消费者与客户。

  第三,要重视通过合作共赢塑造当地市场企业公民形象。企业选择出海,不是为了征服某个市场,而是为了融入其中。企业销售的产品与服务,要给当地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而非只为了销售业绩;要雇用当地员工,使其与企业实现共同发展。只有在出海时思考如何为当地创造价值,共享发展红利,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才能真正融入海外市场。

  最后,杨元庆特别强调,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发展壮大的基础一定是扎根中国。回看过去这20年,联想不仅是对外的拓展,更是一种对内的赋能。联想约80%的生产制造、70%的研发人员、60%的员工都布局在中国大本营。通过深耕海外市场,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对国内市场的有力回馈,进而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样的出海之路,正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

2024-11-11

大胆走出去 全心走进去 努力走上去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0993.html 1 <p>中国企业出海展现担当与责任</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