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梦晨) 11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设经营主体2069.6万户。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8亿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企业6020.0万户、个体工商户1.25亿户,同比分别增长6.1%、3.0%,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向“新”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稳定在92.3%。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619.1万户。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实现新发展。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围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同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今年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1.25亿户,占我国经营主体总数的66.8%,在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在税费优惠和精准帮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市场监管部门“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并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在场地、成本、融资、培训、招工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有效帮扶措施。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等政策措施带动下,我国经营主体内生动能持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积极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