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4日
第A8版:园区产业

惠州仲恺高新区 “千亿高新”再攀高质量发展新高峰

  亿纬锂能研发车间

  聚飞光电无尘车间

  TCL液晶产业园

  潼湖生态智慧区片区

  本版图片来源:惠州仲恺高新区

  ▶ 黄希婕  本报记者 李争粉

  今年以来,惠州仲恺高新区在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基础上,坚持制造业当家,奋力开创全面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新局面。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9.63亿元,同比增长6.7%;今年前7个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62亿元,同比增长8.0%。

  惠州仲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惠州仲恺高新区围绕“加强政策引导、抓实企业引育、强化金融支持、突出平台建设、健全孵化育成、构建人才体系”6个方面,正在实施“123”工作方针,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建圈强链

  主导产业攀高逐新

  走进位于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旭硝子显示玻璃(惠州)有限公司,只见一块块矿石原料在这里经过“千锤百炼”后变身全球最大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基板原板玻璃。

  随后,这些玻璃基板原板玻璃将被送往深圳市完成研磨、阵列、彩膜、成盒等工序,再回到位于仲恺高新区的TCL华星惠州模组厂。在那里,玻璃面板将与偏光片、芯片、电路板等零部件集合到一起,而后供给TCL、茂佳科技等终端产品生产商,最终生产出一台台智能超高清电视机销往世界各地。

  作为一家高清显示产业链最上游的龙头企业,旭硝子惠州公司从2015年落地仲恺高新区到今年4月四期项目实现量产,见证了仲恺高新区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的壮大崛起。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是仲恺高新区深耕多年的“拳头”产业。该高新区汇聚了TCL、旭硝子、华星光电、茂佳科技、康冠、高盛达科技等诸多强劲骨干企业,实现了平板显示产业上游、中游、下游全覆盖。该高新区拥有全国配套最齐全的“玻璃基板—面板—模组—整机”多个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已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超高清视频产业终端制造之城”。2023年,该高新区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5亿元,同比增长14.5%。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仅仅是仲恺高新区高擎产业立区大旗、强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的一个缩影。

  经过32年的技术迭代创新,如今的仲恺高新区形成了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五大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5+1”现代产业体系。

  在智能终端产业方面,仲恺高新区是全国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和PCB生产基地,在智能手机、扫地机、智能音箱等终端产品制造方面已形成一定规模,形成“PCB-核心元器件-功能模组-终端模组”相对完善的产业链。2013年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型工业化(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在发展质量评价中获评五星级,成为全国28个五星级示范基地之一;2023年,智能终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45.4亿元,同比增长5%。

  在能源电子产业方面,仲恺高新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集聚了亿纬锂能、德赛电池、赣锋锂电、赢合科技等一批头部企业,以及拓邦电气、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等知名上下游企业。2023年,仲恺高新区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5.12亿元。

  此外,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仲恺高新区紧抓产业发展机遇期,依托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智慧装备制造、动力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气动器材制造等细分领域;在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方面,仲恺高新区正致力于打造国内配套齐全的激光产业全产业链,激光产业正在逐步壮大;现代服务业则加快链接外部优质服务资源,突出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在主导产业加速集聚攀高逐新的同时,仲恺高新区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比如,瞄准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低空经济、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引进培育重点企业、拓展场景应用。其中,在低空经济方面,仲恺高新区取得800米空域飞行许可,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制造基地和数据服务基地,以整机制造和数据服务为引领,培育“低空+数据”产业链。同时,支持无人机龙头企业泰一科技建成全国首个低空经济行业数据空间,2023年在广州数据交易所共上架数据产品13个,累计交易额达1.65亿元。

  瞄准前沿

  培育创新的热带雨林

  近日,在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的数智化车间,AMR(自主移动机器人)自行规划路线,实现零部件自动搬运、存储、分拣;机械臂有序摆动,完成电视整机模组安装;5+AI智能检测技术代替人眼,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度……一台台Mini LED、Micro LED电视机下线,最终进入全球客厅。

  数据显示,2023年,TCL电视机销量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2.5%,稳居世界第二。其中,65英寸及以上TCL智屏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35.3%,高端产品TCL Mini LED智屏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80.1%。

  在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园区企业惠州聚飞光电的无尘车间内一片繁忙,自动化机器高速运转,一件件LED背光基板陆续下线有待出库。聚飞光电专注于国内背光LED领域,其小尺寸背光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LED封装背光市场份额为全球第四。

  近年来,聚飞光电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力度,以背光LED和照明LED为依托,在LED行业内向相关细分领域进行横向延伸,积极开拓车用LED/工控LED、Mini/Micro LED、IR、UV、高端照明;立足LED产业,向半导体封装(分立器件封装)进行外延拓展,如功率器件等;在光通信领域,提高光器件产品竞争力,向高速率的光模块发展,持续关注IC细分领域并进行研究。目前,聚飞光电研发的Mini显示、Mini背光、光学膜、车用LED等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聚飞光电入选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此外,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广州数据交易所共建全国首个低空行业数据空间;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智能遥控器及智能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迄今其全球总销量已达5亿支……

  正是这样一家家重视自主创新的企业聚沙成塔,不断激活仲恺高新区的“高新”发展内生动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惠州仲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仲恺高新区始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强大动力,聚焦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成功探索出一条依托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如今的仲恺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广东省级孵化器3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8家、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52家、5年间净增长56家。“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已初现雏形,建成孵化载体22家。

  创新沃土之上必结硕果。截至2023年,仲恺高新区已有科技型中小企业987家、高新技术企业1036家,总量居惠州市第一;已形成30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企业的梯度培育格局,还培育上市企业10家,不断擦亮“仲恺智造”金字招牌。

  数实融合

  多举措培育新动能

  近日举行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发布了2024年度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惠州仲恺高新区的“5G赋能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国10个园区入选案例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园区。这是继获得广东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后,仲恺高新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又一荣誉,充分体现了仲恺高新区在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据了解,自惠州市被选为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以来,仲恺高新区作为主力军积极响应,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速产业“数实融合”。

  比如,搭建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对接平台;产业联盟通过线下论坛、沙龙、推介会及线上媒体、网络直播相结合等模式,宣贯国家5G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上平台政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仲恺高新区软件政策等,截至目前,共计召开相关会议20余场,覆盖企业1000余家。同时,积极搭建工业互联网供需对接平台,如举办仲恺高新区数字化转型促新质生产力发展交流会、“走进华为,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仲恺高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等活动,采用“座谈交流+展厅参观/实地参观”的形式,让企业更直观了解最新数字化转型案例及产品,解决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思路不清晰、现有技术不清晰、实施路径不清晰等问题。

  数字化转型让TCL尝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甜头。据悉,TCL通过“大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了与10家共享制造工厂、1148家原料供应商、30多个物流承运商、4家船运商及周边伙伴的在线协作,提升了整体协同效率,同步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链上企业降本提质增效,有效扩大链上中小企业市场份额,带来长期订单的增长约20%。

  如今,TCL实业入围全国首批30个“数字领航”示范企业,TCL王牌“研产销一体化的彩电柔性制造5G全连接工厂”入选国家5G全连接工厂试点示范项目。

  作为惠州市本地成长起来的“链主”企业,德赛西威是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其多个细分领域产品稳居国内龙头地位,整体实力位居国内汽车电子行业第一。

  前不久,《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发布。其中,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华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家惠州企业入选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

  “随着智能驾驶的广泛应用,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规模化商用迎来高速增长契机,带动企业智能驾驶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德赛西威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德赛西威高算力平台IPU04已在多家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并有大量在手订单将陆续实现量产配套,同时轻量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不断推出更多新方案,适配行业需求。

  数据显示,德赛西威智驾域控2023年以46万套供货量高居行业榜首。今年上半年,德赛西威营业收入116.92亿元,同比增长34.02%,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齐头并进。

  除此之外,仲恺高新区数字化转型成果相继涌现:仲恺高新区的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作为智能终端细分行业唯一入选项目被列入广东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第一批试点项目;德赛西威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获评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项目,茂佳科技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显示终端制造数字融合供应链协同平台,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目前,仲恺高新区已新增32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占惠州市新增数量的48.2%。下一步,仲恺高新区将坚持数字赋能,纵深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推动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年内新增数字化转型企业达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转型率达80%以上。

  勇毅笃行开新局,同心筑梦谱新篇。站在“千亿高新区”新起点,惠州仲恺高新区将继续在创新驱动中披坚执锐,在改革开放中破局前行,以实干实绩再创全面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新局面,为惠州市奋力打造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1-04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0301.html 1 <p>惠州仲恺高新区 “千亿高新”再攀高质量发展新高峰</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