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洋
10月14日20点,“双11”年终大促正式开启,再度拉长大促时段。在提振消费信心的大环境下,电商平台的补贴和优惠力度创下历年之最,且在支付与物流方面进一步增强了互联互通。“双11”前夕,阿里和腾讯在支付领域结束了长达11年的相互“屏蔽”重新“联网”;除了支付层面,淘宝天猫还首次接入京东物流,平台商家将能够选择京东物流作为服务商,而京东快递也接入了菜鸟系统。
史上最长“双11”
据了解,天猫的“双11”预售活动比去年提前整整10天;京东“双11”于10月17日20点进入抢先购阶段;拼多多“双11”活动从10月14日0点开始,比去年提前了一周时间;抖音“双11”先享好物节从10月8日开始,无缝衔接国庆长假;快手“双11”于10月16日进入预热期,开启好物抢先购。
根据不同电商平台公示的时间可知,今年“双11”或将达到26-34天,而2023年的“双11”为22-24天。从时间上看,今年的“双11”堪称史上最早“双11”及跨时最长的一届“双11”。
“拉长大促时间,可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挑选商品,减少因时间紧迫而导致的冲动消费,同时也缓解了物流压力,避免短时间内订单激增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政府补贴的加入则可能进一步刺激消费,带动整体销售额的增长。”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认为。
除活动周期延长外,各电商平台也相继亮出“撒手锏”。
例如,天猫官方宣布,今年的“双11”将会是补贴力度最大,红包最多的一次。除了投入百亿元促增长,还将投入百亿元为商家全面降低经营成本,特别是淘宝商家。针对商家高资金成本问题,天猫在“双11”向商家提供零手续费极速回款服务,凡“双11”期间成交的订单,只要商家发货,即可马上收回货款。
互联互通成趋势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多次召开规范网络经营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明确互联网领域 “二选一”和“独家交易”行为是《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并对“二选一”垄断行为严格处罚,进一步促进市场有序发展。
在此背景下,电商平台间开始有所松动。2022年1月,百度联合美团、小红书、顺丰、携程等十余家企业宣布开启互联互通深度合作;2023年“双11”前,淘宝商家可以通过阿里妈妈投放微信广告。更关键的“双11”备战,在今年9月的“互联互通”中,已拉开序幕。
9月,淘宝天猫全面接入微信支付。10月29日,京东商城开通支付宝付款选项。
物流亦在破壁。10月16日,京东物流与淘天集团达成合作,京东物流将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平台,淘宝天猫商家将能够选择京东物流作为服务商。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京东快递、京东快运等诸多业务将为淘宝天猫商家服务,涉及仓储、快递、快运等供应链全流程。
“电商平台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便捷的支付方式选择,这无疑会促进交易量的增长,并激发市场的更大活力。”短视频与电商直播“新农人”培育计划组织者之一袁帅表示。
政府补贴叠加大促优惠
消费者最关注的还是商品质量、价格优惠、物流速度以及售后服务等。今年的“双11”活动,政府补贴首次实现与电商平台优惠活动的结合。
不少消费者表示,政府补贴叠加“双11”大促优惠和商家让利,使得平台上的众多热销商品到手价创新低。比如,在政府20%补贴力度+天猫品类券+品牌官方立减15%的多重优惠叠加下,家电将创下史无前例的低价,低至6折。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0月15日,2066.7万名消费者申请,1013.4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1462.4万台,带动销售690.9亿元。
近日,刚刚入手了某款笔记本产品的李女士表示,使用政府补贴优惠券又叠加平台补贴,直接节省了近2000元。“这种叠加补贴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购买成本,增加了消费体验。”
“政府补贴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实惠和福利,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这种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的促销模式,有望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袁帅说。
袁帅认为,这些变化有望推动电商市场格局的新一轮调整,促使电商平台在服务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在年终大促中,电商平台想要吸引流量,关键还在于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创新的营销策略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