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伟
今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呈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1-6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产量同比增长24.0%,动力电池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6.6%。与此同时,动力电池企业2024年年中“成绩单”陆续出炉,但企业表现并不相同,其业绩加剧分化。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是汽车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和绿色能源转型的加速,机遇和挑战并存,动力电池或将迎来“高标准”时代,我国动力电池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安全性、挖掘新应用场景等努力,推动动力电池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全球领先优势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电池产业由高速增长迈向绿色、安全、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并迎来空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345.5GWh,同比增长24.0%;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18.1GWh,同比增长26.6%;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03.3GWh,同比增长33.7%。在全球前十排名企业中,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6席。
我国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该行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4年)》指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水平加速提升,中国处于领先梯队。从创新能力看,日本、韩国和中国创新能力排名前三,美国、日本、中国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球前三。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在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占据企业指数综合排名前三。
“我国动力电池新体系、新技术加速升级,产业链不断完善,性能持续提升,在全球处于领先优势位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表示,技术的升级不仅提升了电池本身的性能,加速了产业化进程,也为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硅基负极等新材料的发展。
不过,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领先优势并不稳固。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31家电池企业共计实现2896.37亿元。其中,1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同时有8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亏损。
“当前,我国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持续增长,发展空间巨大,但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动力电池产业必须与时俱进,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许艳华说。
可靠性安全性有待提升
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促进动力电池产业飞速发展,但目前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尚面临诸多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即是其痛点之一。
“电池安全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重点。2023年公开报道的270余起新能源汽车起火案例中,充电或静置状态下起火的比例超过50%,而电池起火后比汽油起火更难扑灭,且复燃率较高。”许艳华表示,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频发的自燃事故使得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充满担忧,这对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安全性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说,“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安全事故频发。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的火灾发生率约为万分之0.96。若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曾毓群呼吁:“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应把竞争放到一边,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把安全性放在首位,提高安全标准并建立安全标准红线。”同时,可靠性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力。“只有高可靠,才能让用户有保障、行业有发展。”曾毓群表示,当前,行业内的企业良莠不齐,许多产品“名不符实”,产品的真实可靠性与其标榜的可靠性差距很大,“希望行业与有关部门携手建立可靠性管理和测试方法上的‘高标准’,确保动力电池产品的‘高可靠’。”
新场景孕育新空间
“去年,我提出动力电池行业需要从‘有’到‘好’。今年,我认为整个行业必须迈进‘高标准’发展阶段。”曾毓群说。
迈向高标准发展,创新不可或缺。“必须开拓创新,才能研究出顶尖的动力电池产品。”曾毓群说,动力电池需要在安全性、可靠性、能量密度、快充、循环寿命、耐温性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保障其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和高价值。
许艳华表示,要加强对热失控过程中的温度、火灾表征等数据收集工作,持续攻关动力电池安全性能,提升热管理、冷却等技术研发。同时加强电池检测与预警能力;要布局新材料,引进富锂锰基、硅负极等新材料,优化电解液、电池包结构等相关电池组件,加强新电池技术研发力度;要积极布局电池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发展电池AI技术、智慧电池等,通过融合发展,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为动力电池行业注入更多新动能,而新场景的涌现则孕育着新的空间和机遇。
曾毓群说,电动商用车全面爆发指日可待,电动船舶正在蓄势待发,电动飞机更充满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电动飞机领域,我们已经首次试飞了4吨级的民用飞机,同时搭建动力电池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按我们计划是在今年首次飞行。”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创新的逐步深化,以及新场景应用的持续拓展,动力电池产业正逐步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