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3日
第A10版:新空天

北斗远在天边 应用近在身边

  ▶ 本报记者 李争粉

  近日,记者从在武汉市举行的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三届年会上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700万台/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400万台/套,同比增长17.4%,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50%。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行业。

  安全护航小水电

  “过去,很多指标需要现场勘测;现在,通过PC端的管理者实时大屏可以实时查看水坝的各项安全要素指标,从而做到及时响应。”铜仁洋溪小水电站站长朱仕明说。

  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研究建设的“基于北斗三号组合技术高海拔山区小水电安全生产保电关键技术”。近日,该技术已在铜仁东方红电站、铜仁洋溪电站、铜仁甘金桥电站3个偏远水电站进行示范应用,填补了贵州省小水电安全生产保电在线监测的空白。

  “该技术对小水电发电电能监管、预测及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并具备向贵州省乃至南方电网区域推广的价值。”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技术人员陈泽瑞说,该技术解决了过去小水电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监测手段的问题。

  贵州省域为喀斯特地貌,河流纵横,水源丰富,是小水电大省。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按照南方电网公司有关规划,对贵州省典型偏远的10座小水电站实地勘测后,通过部署坝坡水雨等监测点,对整个库区路径及输电线路进行建模,并将建模结果运用于动态监测平台的构建与开发。

  “充分借助北斗技术提升小水电站安全运行数字化水平,重点解决监测和通信问题。”陈泽瑞说,在监测方面,通过北斗技术能够在不对坝体结构造成破坏的前提下监测坝体状态,获取动态数据参考;在通信方面,融合“北斗+4G”技术,可把小水电站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主站,同时能把数据处理成清晰可见的图表,方便运维人员查看。

  在贵州3个小水电站,北斗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高精度服务及AI算法监测坝体和基础设施,运用短报文+4G可确保应急与保全现场采样数据通信,运用建模技术可实现数据展示动态化;能够实现安全指标的实时刷新,为水电站提供数据可视化监测,实现传统小水电站数字化升级转型。

  贵州电网公司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实现小水电坝体监测,各参数指标实时刷新,安全要素指标实时在线,为支撑南方电网小水电数字化管理升级提供科技力量。北斗技术的成功示范应用,可在贵州省小水电站大规模推广,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精导航实现村村通

  9月10日, 百度地图发布北斗高精车道级导航3.0,号称“去哪都能开”。

  截至目前,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已覆盖全国超4.1万个城市乡镇道路,让车道级导航不再局限于城市和高速,真正实现了村村通。这一技术突破为乡村道路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导航服务,解决了乡村地区道路标识不清的难题,让用户即使行驶在乡村小道上,也能享受到高效、安全的导航体验。

  乡村道路复杂多样,路况变化多端,如果没有清晰标识和方向指引,用户开车行驶极易迷路或面临潜在安全隐患。

  依托北斗高精定位和最新大模型技术,百度地图发布的北斗高精车道级导航3.0,提出了全新解决方案。基于业内首创的地图生成大模型,截至今年9月,百度地图已完成覆盖全国360万公里道路的车道级地图数据制作,涵盖了全国360多个城市、2800多个区县以及3.8万多个乡镇,领先行业的覆盖速度标志着导航领域的重大突破。

  由此,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率先从覆盖高快速路的1.0、覆盖城市道路的2.0,发展至覆盖乡镇道路的3.0,用户即使行驶在乡村小道上,也能享受车道级导航服务和安全预警,实现了“去哪都能开”。

  从天边走向身边

  随着一声令下,工作人员松开手中的绳索,探空气球缓缓升起。它就像一个勇敢的冒险者带着人们对天空的探索渴望,逐渐飞向高空,开启它的探空之旅。

  这是新型北斗探空系统近日在上海宝山区气象局建成并正式通过现场验收的场景。这标志着上海探空系统从L波段探空向北斗探空升级迈上新台阶,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地方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落户宝山的北斗探空系统,将为气象探测和科学研究带来全新的突破。据悉,北斗探空观测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探空系统,由北斗卫星确定探空气球位置,通过布置北斗探空站、接收站、远程中继控制站,获取稳定可靠的高空数据。

  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传统L波段探空系统的1次放球获取1次大气廓线观测数据,北斗探空观测系统采用往返平漂技术,可实现1次放球获取两次大气廓线观测数据和4小时时长的平流层观测数据,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风精度提升了1个量级,高空垂直探测的测量精度和及时性将大幅度提升,更有效地支撑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是高空气象观测跨时代的变革。

  上海市宝山区气象局负责人表示,作为上海市唯一的高空气象观测站,宝山区气象局观测数据代表上海市参与全球交换,在整个气象探测领域是唯一的一家。由于探空数据非常重要,大气现象不只是在地面发生,很多是在对流层甚至平流层。精准地探测从地面到高空的气象要素变化,有助于发现天气的变化规律,从而精准地预报。

  从小水电站到高精地图再到气象监测,北斗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涌现,北斗也从天边飞入寻常百姓家。

  “未来,随着北斗与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创新,将催生更多的数字化应用新场景,打造出更多的智能化服务新产品、新模式,而北斗时空服务也将遍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于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服务效益的提升将形成极大的推动力。”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

2024-09-23 6 6 中国高新科技产业导报 content_137436.html 1 <p> 北斗远在天边 应用近在身边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