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6日
第A9版:高新产业

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成本高

新材料企业呼吁“雪中送炭”

  ▶ 本报记者 张伟

  嫦娥六号探测器离不开先进的空天材料,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离不开新一代钛合金关键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先进的能源材料……在嫦娥六号、国产大飞机C919、奋斗者号、复兴号动车组、天宫空间站、北斗导航、地壳一号等“上天入海陆上”重大工程领域,新材料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月球科研站、天问三号、“人造太阳”等未来工程建设,更是对新材料提出高性能要求。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一直被视为制造业发展的先导,同时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然而,新材料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成本高,这些客观存在不容回避。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众多新材料企业对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呼声甚高。

  链主企业勇登攀

  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里,整齐排列的碲锌镉(CZT)晶体生长炉正加大马力生产,新鲜出炉的一批批高纯度碲锌镉晶体材料被迅速送到切割、划片、打磨等制造环节。

  迪泰克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是全球极少数、国内首家能够产业化生产销售探测器级碲锌镉晶体产品和设备的企业,也是陕西省光子产业链链主企业,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0余家。该企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探测器材料,促使我国辐射探测器制备技术直接跨越到第三代半导体探测器阶段,实现了弯道超越。

  “我们生产的CZT分别搭载于‘实践十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迪泰克副总经理汤三奇介绍说,受益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产业政策的支持,迪泰克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产能。随着二期项目的推进,我国首条光子计数模块生产线将于今年10月投产。投产后迪泰克的产能将扩大10倍,成为全球最大的探测器级CZT晶体和相关探测器设备生产基地之一。

  汤三奇表示,作为国内CZT探测器件领域的领航者,迪泰克正站在科技创新与市场扩张的风口浪尖上。面对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迪泰克深知唯有持续投入研发,加速技术迭代,才能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资金与人才,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石。”汤三奇表示,迪泰克正积极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他呼吁,激发企业活力,政府在强化要素支撑保障上的重中之重是加强金融方面的支持。

  颠覆性技术企业“嗷嗷待哺”

  在一次液态金属的研究实验中,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静注意到部分液态金属黏附在了实验材料表面。这种现象在实验时偶有发生,但并不会对实验本身造成影响,却多少令人困扰。

  望着这些“意外产物”,一向思维活跃的刘静不禁思考液态金属更多可能性:既然液态金属能附着在某些物质表面,那么有没有可能将其控制,利用液态金属本身具有的室温下液体流动性强、导电性好、沸点高等固有特性,开发更多更有前景的应用?

  基于此,刘静与其团队大胆开拓液态金属的打印研究,并在2011年首次提出液态金属印刷电子技术,申请液态金属印刷电子首项发明专利。为了更好地使技术落地,2014年,由刘静出任首席科学家、陈柏炜担任CEO、于洋担任CTO,梦之墨正式注册成立。

  梦之墨从自研的底层导电材料出发,解决了线路板增材工艺、工程化量产能力建设等系列问题,最终成功构建线路板级电子增材制造技术(eAMP)体系。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申请专利近600项,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已成为线路板级增材制造领域全球唯一达到规模化量产并稳定供货的服务供应商。

  陈柏炜表示,虽然目前“线路板级”增材制造颠覆性技术路线已基本成型,并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但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需要跟随市场的变化不断开展新的研发。当前,在更高制程能力建设和新型产品解决方案的研发上,该企业仍需要更多的投入,需要在材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创新,以满足更高端市场的需求。

  “这些因素都在推动梦之墨加快发展速度,而技术研发、产能建设、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陈柏炜表示,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材料研发、工艺改进、设备升级以及材料升级等方面,资金不足可能限制其商业化的进程。

  “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研发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陈柏炜呼吁。

  突围企业呼唤引导基金

  深圳扑浪量子半导体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从量子点材料、配方胶水到量子点膜应用产品全产业链自主生产的硬科技企业,拥有当今全球8K高清显示的唯一大批量量产技术,相关产品助力液晶显示达到超过OLED的最佳色彩呈现能力。

  然而,扑浪量子董事长张志宽说,作为世界最大的液晶显示产业集群中心,我国传统产业链的核心材料、装备都掌控在国外企业手中,其中量子点是国内有机会拥有独立自主核心能力的机遇点。目前,扑浪量子和国际同行处于同一水平,有机会依托中国液晶产业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纳米材料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放量生产,时间长、费用高。”张志宽感叹。

  得益于深圳政府孔雀团队计划、中科创星等投资机构的支持,扑浪量子团队完成了从初期的研发到产品的飞跃。目前,全球应用在笔记本、VR等产品上的中小尺寸量子点膜,超过半数是由扑浪量子制造。下一步,扑浪量子将在车载显示等领域集中发力,现已成功在极氪、长城汽车等实现量产。

  “产业突围要有信念、要专业化、要有耐心。只有相信才有可能坚持,专业才可能突破,耐心才能够守住长周期。”在张志宽看来,在此过程中,政府产业政策引导非常重要,是产业正常发展的基石。

  “适当的引导基金支持,对于投入巨大的硬科技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张志宽说。

2024-09-16

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成本高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7064.html 1 <p> 新材料企业呼吁“雪中送炭”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