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第A6版:双创建设

合肥高新区激活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动能

构建六级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张颖 项磊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持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助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以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聚树成林,进而释放更加强劲的科创活力。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境外上市和国内新三板挂牌工作在合肥市表现突出,企业上市培育和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正在聚力推进。

  境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获佳绩

  “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新增港股上市申报企业1家,现有在审企业2家,下半年美股和港股各有望申报1家;上半年新增国内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位居合肥市第一。”合肥高新区上市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合肥高新区境外上市和国内新三板挂牌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正是合肥高新区主动作为,不断完善企业培育和服务体系的体现。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合肥高新区构建“储备、培育、股改、辅导、申报、上市”六级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助企发展促上市。合肥高新区鼓励企业高质量“出海”开拓国际市场,今年两次赴阿联酋开展经贸招商工作,推动七维科技等3家拟上市企业对接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

  此外,合肥高新区持续优化上市专项政策,形成全程支持、全市场覆盖的上市政策体系,按照“股改—辅导备案—上市”分层级分阶段给予企业奖励最高达600万元。5年来,合肥高新区兑现股改上市等专项政策资金累计1.2亿元,支持企业300余家次。

  据介绍,合肥高新区汇集上交所安徽基地、深交所安徽基地、北交所安徽基地资本市场各方服务资源,今年以来,联合各大交易所及金融机构围绕区内重点产业,已举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空天信息3场对接会,参会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近60家。

  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

  自1998年第一家辖区企业上市以来,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数量持续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已有上市公司35家,约占合肥市40%、安徽省20%。其中,主板上市公司1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8家,北交所上市公司1家。“双创板块上市公司合计17家,占比近半,体现了合肥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色。”另外,境外上市公司4家,其中港股上市公司3家,美股上市公司1家。

  最近发布的《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力,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份额,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2023年,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700.94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6.25%,其中有23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占比约2/3。利润方面,2020年至2023年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0.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01%。

  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量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到99.17亿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7.64%,整体研发费用率为5.83%,研发强度处于较高水平。据统计,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队伍中有28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认证,占比80%。另有1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30%以上。拥有100件以上发明专利的上市公司达21家。

  上市公司引领产业集聚发展

  作为行业领军者,上市公司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集聚,从而激发出更加澎湃的科创活力。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安科生物、欧普康视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在合肥高新区带动并形成了智能语音、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集群,也让集成电路、智能语音(中国声谷)、生物医药3个安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壮大。

  具体地说,在医药生物领域,安科生物、欧普康视和万邦医药等企业,在新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电子信息行业,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和皖通科技等企业依托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并在行业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机械设备行业,美亚光电、芯碁微装和埃科光电等企业凭借在光电识别、直写光刻和工业机器视觉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高端市场的空白,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电力设备行业,区域内的阳光电源、科大智能和科威尔等企业也在新能源电源设备、智能电气和测试装备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近期召开的首届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合肥高新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表示:“深化区域产业生态合作已成为园区企业共同的选择。作为合肥高新区的领军企业,上市公司不仅承载着自身发展的重任,更肩负着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协同发展的历史使命。”

  未来,合肥高新区将继续聚焦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发挥龙头上市公司引领带动作用,强化上市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帮助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搭建与区内、区外产业链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注入更大动能。

2024-08-26 构建六级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988.html 1 合肥高新区激活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