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大勇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然而增长主要来自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
专家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组成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使用成本上效果显著。在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插电式混合动力仍是一种最好的过渡车型,而这种优势正受到市场热捧。
持续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8.4万辆和9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27%;当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3.8%。其中,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8.7万辆,同比增长30.7%;新能源汽车出口10.3万辆,环比增长20.6%,同比增长2.2%。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推动。”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说,今年7月份,纯电动车型销量增速为2.6%,而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增速80.7%,增速超纯电动车型高达31倍。
今年以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保持高速增长,除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外,其他月份的销量同比增速保持在80%以上。其中,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135%,3月和4月同比增长超过90%。与此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也从1月份的28.4万辆增长至7月份的43.8万辆。
据了解,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种类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马达作为辅助动力的“并联”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驶,利用电动马达所具有的再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点,在汽车起步、加速等发动机燃油消耗较大时,用电动马达辅助驱动方式来降低发动机的油耗。第二种是在启动和低速时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相配合驱动的“串联、并联”方式。第三种是只用电动马达驱动行驶的电动汽车“串联”方式,发动机只作为动力源,汽车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
作为混合动力汽车中节油效果最好的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采用串联插电式技术,在一定里程内采用电力驱动,超过该里程后则由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将电力输入到蓄电池内,再由蓄电池将电力提供给驱动电机带动汽车行驶。
“在技术路线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几乎囊括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动的所有功能,堪称‘全能选手’。”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说。
市场热度持续升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总计达到439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739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8%。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方面,中国市场份额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4.2%。
与此同时,相关车企纷纷加大在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的投入。
今年4月,长安启源发布“可插混可增程”数智AI电驱2.0。据了解,在插混模式下,数智AI电驱2.0可提供强劲动力输出,并兼顾超低能耗,超车游刃有余,还能节省长途出行成本。在增程模式下,数智AI电驱2.0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并能实现更好纯电行驶感受,日常城市通勤更加轻松惬意。
今年5月,上汽荣威发布“DMH超级混动技术”。根据规划,未来两年,DMH超级混动技术将全系适用到上汽自主品牌的10余款混合动力的整车产品。
同样是5月,比亚迪发布最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该系统可让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千米。
此外,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多个合资品牌也在加速布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繁荣期还有多久
“中国全面电动化转型大约还需要10年时间,因此还要继续过渡与转型并行互动,实行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双轮驱动’。”欧阳明高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将在突破燃油车型主流地位、抢占家用主流A级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其在性能方面将全面超越燃油汽车。
据了解,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电桩数量的快速增长,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纯电里程越来越长,充电便利性也在持续提升。在经济性、动力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插电混动技术相较于增程式和燃油车均展现出明显优势。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使用专用发动机,比一般的内燃机效率要高很多。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动机运行工况点集中在高效区,燃油车的发动机运行点分布很散;按照百公里油耗看,插电式混合动力优势明显,可达到百公里油耗3.8升。”欧阳明高说。
“未来5-10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占比会从2023年的22%逐步提升到30%-40%,甚至接近50%都是可能的,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中级主流轿车。”欧阳明高表示,从中长期看,伴随电池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电池购置和使用的综合成本会继续下降,纯电动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2030年之后,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车型的占比会逐步降低。
专家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节能环保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能够实现较好的平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混合动力只是一个过渡技术,但目前的市场需要这一过渡。通过混合动力技术的不断应用,可以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系统及零部件工程化技术,为纯电动汽车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