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第A11版:高新产业

共享充电宝盈利困境下问题频出

  ▶  孙立彬

  近日有消息称,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袁冰松“失联”,与其同时失联的还有来电科技第一手接盘人韩冰以及其他4名来电科技相关人员。而“失联”原因,或涉及其在与浙江省浦江县国资的合作中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来电科技事件无疑给共享充电行业乱象又增添了浓重一笔。事实上,共享充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已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好借难还”和“价格刺客”等情况广受诟病。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由于商家信息显示不准、状态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共享充电宝行业存在消费者使用后难以找到正确归还地点,被迫延长计费时间等问题。

  而在这些乱象背后则是共享充电企业普遍面临的盈利困境。

  收费不低却盈利困难

  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2024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效应明显,前五大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为96.6%。其中,怪兽充电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36%。

  截至去年年底,怪兽充电在全国共有123.4万个POI(点位数),累计注册用户数达3.92亿,拥有在线共享充电宝920万个,3项数据同比分别增长23.8%、17.3%、36.6%。

  即使如此,“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依然盈利困难。

  2021年至2022年,怪兽充电分别亏损1.25亿元和7.11亿元,直到2023年才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然而,今年第一季度怪兽充电业绩又大幅下滑,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怪兽充电营业收入3.9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1.7%,较上季度下降18.3%,幅度进一步扩大。利润方面,第一季度亏损3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080万元,净利润由盈转亏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季度盈利的趋势;第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380万元,虽然是第五季度经调整净利润盈利,但相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近78%。

  来电科技创立于2014年,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最早“吃螃蟹”的企业。2020年年末,来电科技100%股权持有人变更为浦江来电正奇科技有限公司,背后股东方主要为浙江省浦江县国资。2022年,来电科技逐步陷入困境,遭遇大量供应商、代理商诉讼,账户被冻结等一系列问题,来电充电宝的收款方则由浦江来电变更为深圳市来电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后者则是由来电科技创始人袁冰松控制的主体。彼时,就有媒体指出此举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2021年,小电科技计划在港股启动IPO,此后申请材料自动失效致使上市“搁浅”,且多次传出裁员消息。小电科技当时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其营业收入为19.1亿元,净亏1.04亿元。

  在共享充电企业盈利难的同时,许多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的实际使用价格则大幅上涨,更有甚者已达到5元/小时,不足一小时需要按一小时收费,一些热门景区等使用场景可达10元/小时以上。

  关于制约行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原因,目前看似无解。据了解,共享充电宝进驻热门商圈(如餐饮门店、KTV、酒吧等)需缴纳入场费,并按照比例向合作伙伴支付佣金,入场费和佣金在内的费用大约占设备收入的50%-70%。随着激烈的竞争,相关费用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代理模式导致乱象频出

  据了解,共享充电宝行业运营模式主要为直营和代理两种。其中,直营模式的商户入场费、佣金、设备及人员成本已占据营业收入近九成,算上物流仓储等相关费用,直营模式的运营利润率水平很低;代理模式中,企业最大成本来自于代理商分成及设备成本。因此,代理已成为行业的最主要的运行模式。

  去年从第二季度开始,怪兽充电开始主动开启转型,减少直营模式的投入。2023年,怪兽充电新增代理合作伙伴超过4300个,代理点位占比提升至72.8%。代理业务为怪兽充电贡献了18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9.3%。

  近日,怪兽充电更是被曝出大面积出售城市直营业务,全面转向代理加盟模式。除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优质点位仍在保持运营外,其余城市直营点位已在打包出售,转卖给区域代理商。

  虽然代理模式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轻资产经营,但营业收入和利润也会受到影响。

  在直营模式下,用户支付的费用全部被计入营业收入;转向代理模式后,用户是向代理合作伙伴付费,相关企业只能从代理商处抽成,直接影响了相关企业的营业收入。放开代理后,毛利率快速下滑,2020年怪兽充电的毛利率高达84.67%;此后3年,这一数字逐级递减,分别为82.13%、76.76%和56.45%。

  代理模式的大行其道,也是整个行业乱象频出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全面开放代理商经营,意味着相关企业放弃了区域充电宝定价权,而高价拿下代理资格的代理商面对已经开始饱和的共享充电宝市场,只会进一步加快“回本”的速度。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就会下降,用户体验不佳将会进一步影响品牌形象。虽然减少了前期投入,但长期看,后期服务体系投入仍有压力。

  怪兽充电为经销商开放了自由设置运营价格权限,这导致了商家对于不同区域定价模式的差异,一些用户往往消费后才发现扣款额度超出预期,因此产生了大量大额扣款的维权与投诉。

2024-08-26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958.html 1 共享充电宝盈利困境下问题频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