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洋) “通过实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中试装置开放共享,可以进一步优化山东省创新资源配置、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近日,在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介绍了近日出台的《山东省关于加强大型科研仪器及中试装置开放共享的若干措施》的有关情况。
据介绍,山东省大型科研仪器和中试装置主要集中在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高校拥有单台价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6614台,占该省的54.4%。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和中试装置开放共享,不仅能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更能降低中小微企业研发成本,对服务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若干措施》共5个部分17条。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力度,优化提升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网功能,到2026年年底,入网大型科研仪器达到3万台,仪器设备原值达250亿元,入网数量和仪器设备原值均达到全国前列。提出要鼓励中试设备开放共享,支持有条件的高新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采取市场化方式建设一批开放型中试基地;同时,对服务制度健全、提供服务量大、用户评价高、综合效益突出的省级中试示范基地,给予一定奖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