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叶伟) 8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说,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
“科技企业与其他企业有明显不同特征,具有创新驱动、技术密集、高成长性、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所以传统融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表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不断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进一步优化科技信贷服务机制,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针对性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率,适应不同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
同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规范发展“贷款+外部直投”、科技保险、科技领军企业供应链金融等专属金融服务;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线上登记无纸化,提高了科技企业的融资便利性。
“科技企业从一个专利、一个技术到最后产品量产,中间要经过漫长的过程,短期的绩效评价,很难衡量其股权投资和贷款的业绩表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鼓励银行探索较长周期的绩效考核方案,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尽职免责机制。”王胜邦说。
王胜邦表示,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政策走深走实,在科技创新活跃地区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鼓励更多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入到科技领域,同时支持理财公司等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参与科技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