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伟
“最近一段时间,我手头有不少工作需要处理,包括前往企业了解创新需求、研发进展,与高校、政府部门对接创新资源,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近日,重庆科炬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科炬”)创始人兼CEO金保鹏告诉本报记者:“作为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平台,重庆科炬一头连着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架起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的桥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重庆科炬成立于2019年。近年来,该平台以“科学家的合伙人、企业家的共创者”为使命,聚焦产业技术升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一站式”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服务,用产业导向、服务驱动、场景落地的服务“组合拳”,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金保鹏说:“做企业孵化,对重庆科炬来说是‘成己达人’的事业。”
聚焦产业需求
构建完善生态服务体系
“固桥科技的快速创新发展,是重庆科炬扶持的结果。”固桥科技总经理陈波说。
据悉,固桥科技依托自主开发的基于智能碳纤维的桥梁快速维修、健康监测新技术和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为交通运输、桥梁维护等提供大数据服务。
在重庆科炬扶持下,固桥科技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目前,该企业拥有发明专利4项,获评重庆市级博士后工作站,是碳纤维索缆技术相关领域国际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孵化器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平台。近年来,重庆科炬创建“五有”服务品牌:技术转移有服务、成果孵化有投资、转化需求有平台、精准匹配有链条、服务企业有效益,其“五有”服务营造适合创业企业发展的优质孵化服务环境。
为加速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高效转化,重庆科炬以“订单”式成果转化为核心策略,形成“基础成果挖掘—成果评估诊断—二次开发—投资孵化”链条。
金保鹏说:“前期,重庆科炬深入链接企业挖掘其创新需求,并捕捉市场动态、行业需求变化及技术前沿趋势,以确保技术需求紧密贴合行业发展方向。随后,重庆科炬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前提,与企业、科研团队深度绑定,共研技术突破,开拓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率。”
截至目前,重庆科炬运营建设重庆市科技工作者众创之家、重科大科技创新加速器两个孵化载体,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国”字号招牌;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3家。
探索孵化新模式
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瞄准高校应用型科技成果,重庆科炬探索出孵化型、转化型、交易型3种孵化模式。
据介绍,孵化型主要针对在制造业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成果,通过为研发团队提供空间和服务,助其成立企业并落地到孵化器中;转化型主要针对大企业研发需求,将需求对接给掌握相关技术高校,组织高校科研团队与大企业合作成立研发机构;交易型针对高校拥有学科背景优势的教授、博士生,鼓励他们技术创新、取得专利,孵化器则依托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这些技术找到市场、达成交易。
此外,重庆科炬还设立“百万启航计划资金”,开展持股孵化,通过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深度评估,挑选成果价值高、技术成熟度高、可转化程度高、行业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再通过投入资金、孵化服务折现等方式持有项目企业一定比例股份,并为企业提供产业链对接、市场推广、企业发展路径规划等服务。
智甄生物是重庆科炬持股孵化的企业之一。2020年,入孵重庆科炬的智甄生物瞄准糖尿病原料药制造工艺提升,优化传统胰激肽酶生产提取工艺,并利用大数据开发制药原料全渠道溯源系统,填补了食品和药品溯源系统的市场短板。
在技术研发过程中,重庆科炬将其对接到重庆科技大学,组建了一支由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和制药工程学三方人才为核心的团队。同时,重庆科炬以专业的孵化服务在智甄生物持有10%的股份,为企业提供参赛辅导、产业化落地、市场对接、企业研发对接等孵化服务。
“孵化服务变现价值低、变现难,是孵化行业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想尽办法走出一条新路,先让我们自己‘活’下来,更要让更多企业‘活’下来。”金保鹏说。
加快概念验证
发力转化“最初一公里”
“在调研重庆市纸浆模塑、汽摩零配件等行业时,我们发现这些行业有生物基新材料需求,而这方面技术研发基本处于早期阶段。”金保鹏说,概念验证可以打通生物基新材料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初一公里”。
2023年,重庆科炬聚焦生物基新材料成果产业化,搭建了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720平方米,精心规划成果展览区、验证区、洽谈区及项目入驻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同时,重庆科炬还创新打造了“概念验证中心训练营·纸塑产业亿元订单共创班”,助力以产业场景促进高价值成果产业化。
该中心聚焦纸浆模塑、柔性电子材料、生物基材料三大领域,通过企业出场景、高校做研发、项目联动共创的验证方式,有效链接纸浆模塑等龙头企业与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开展生物基新材料研究,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此外,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该中心设立500万元概念验证基金,并投入700万元用于购置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及产线联动设施,为研发项目后续产业化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保鹏表示:“重庆科炬将通过这个平台,集聚科研团队和创业企业入驻,共同探索生物基新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