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桑
2024年上半年,咸宁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在咸宁市排名第一。咸宁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2.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35%,占总投资额比重45.74%。
上述几组提升数据,如同几股力量加速汇聚,强基固本、蓄势聚能,支撑咸宁高新区绘出“稳健回升、进中提质”的经济运行图。
传统产业升级助推器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是研发、生产汽车转向器及转向系零部件产品的国有控股企业。该企业的三环方向机最近在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帮助下攻克了汽车转向器的异响问题,使企业增加了开拓市场的信心。目前,该企业正抢抓武汉市加速释放新能源整车产能机遇,力争在新赛道实现新突破。
“我们现有的新能源配套份额是15%。自技术难点攻克之后,我们有信心将份额突破到40%左右。”三环方向机技术管理室主任龙正平表示。
近年来,咸宁高新区一方面积极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依托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实现焕新升级和智能化改造,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譬如南玻玻璃、金田轮胎等制造型企业,经过2023年技术改造后突破行业发展瓶颈,迎来产值增长“第二曲线”。另一方面,以“数转智改”为核心,滚动谋划储备140个先进设备更新项目,覆盖食品饮料、医药制造、纺织、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同时抓实设备供给清单,促进供需精准有效对接,有力提振生产端、消费端,将“黄金”政策转变为“黄金”效益。
2024年上半年,咸宁高新区纺织、非金属矿物、橡胶制造三大传统产业实施技改升级后产值同比增长28.1%,预计全年产值增长30% ,成为咸宁高新区第二大工业“增长极”。
新兴产业打造新引擎
1月25日,2024年第一季度咸宁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咸宁高新区通宇卫星通讯(湖北)有限公司项目现场举行。咸宁高新区通宇卫星通信产业园一期用地约120亩,总投资额约10亿元,主要建设卫星通信、毫米波、包装及相关配套产业链。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0亿元。
2024年上半年,咸宁高新区电子信息、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4%,对全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7.2%。
新兴产业成为增长新引擎的背后,是有效投资这一动力源。今年上半年,咸宁高新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其中围绕新兴产业的投资额占比达41.4%。
位于咸宁高新区的湖北世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各类海绵的研发、生产。该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团队指导的两项科技成果,在湖北技术交易所通过鉴定。经专家指导研发的“陶瓷过滤聚酯海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
从新建、在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中,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和新兴领域。这些项目是新兴动能早发力的“垫脚石”,也是提升工业经济增长后劲的“后备军”,将为咸宁高新区实现工业经济增长“全年红”打下重要基础。
未来产业抢占新高地
作为一块独特的科创“飞地”,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载体。咸宁高新区依托医药制造产业基础,以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为载体,通过共享武汉人才资源优势,已成功引进黑玉科学、诺赛生命科技、因泰莱激光等优质项目。
走进位于咸宁高新区(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的武汉因泰莱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各种专利证书贴满墙面。该企业总经理蔡志祥说:“在3D打印领域,陶瓷激光3D打印还是一片蓝海,市场前景广阔。”
8月1日,该企业投资1亿元建设的先进陶瓷激光增材智造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咸宁高新区绿色双创园并投产,预计2024年产值达3000万元。正是咸宁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使该项目从签约落地到试生产仅历时4个半月,跑出“咸宁速度”,激活园区“智造”发展新动能。
近期,“5111”人才引进工程项目认定评审活动在新揭牌成立的咸宁高新区(武汉)双创基地举行。该双创基地是咸宁高新区首个双创“飞地”。评审现场采取“现场路演+评委问答”形式开展,来自江苏、武汉等地的6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围绕技术水平、团队管理、市场前景等内容进行全面展示,专业评委对人才和项目进行评审。咸宁高新区力争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才融合度高、发展前景好的创新创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互促互进。
下一步,咸宁高新区将围绕增材制造、细胞治疗两大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在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材料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方面做足文章,争创湖北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