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罗晓燕
今年是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30周年。30年前,中国第一家留创园——金陵海外学子科技工业园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自此拉开了留创园建设的大幕。
“历经30年的奋斗与坚守,留创园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创载体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之路。”在6月19日举行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30周年主题活动暨第25届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年会上,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卢国懿表示,要紧抓在外人才回流和当前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更好地发挥国际通道和科创引擎作用,以全球视野打造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高地,让更多国际科创人才、先进技术成果汇聚涌现,孕育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区域产业向高端跃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累计孵化留创企业超5万家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建成并维持运营的留创园达到327家,累计孵化留创企业超5万家,已培育出上市挂牌企业1000多家。留创园在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自主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从一片废弃厂房起步,历经30年的发展,构筑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整孵化链,基本涵盖了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苏州留创园主任陈月娟介绍道。
据了解,苏州留创园在2024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孵化基地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二。该孵化基地累计引进各类高科技人才2.215万余人,培养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82人次,开发各类科技项目1950多项;引进培育科技企业4296家,培育上市公司11家,走出了阿特斯阳光、纽威阀门、东菱振动、科达科技、国芯科技等行业优秀企业;打造众创空间集聚区、集聚众创空间109家。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荣获“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30周年优秀园区”荣誉的单位,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主任田莎莎表示,20多年来,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精心设计集“5个阶段、十大类、30项专业孵化功能”于一体,全方位、多层次的孵化服务体系。该体系将孵化过程细分为项目预孵化、企业预孵化、初创期孵化、成长期和加速发展期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有针对性的工作内容、方式、重点和要求。通过全方位、专业化的系列服务,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帮助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快速、精准地实现既定目标。
截至目前,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已汇集留学人员363人,领办创办高科技留学人员企业265家,扶持了百克生物、圣博玛生物材料、普莱医药、博泰医药、竹玖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
回国创业第一站
“深圳留学人员创业园是我回国创业的第一站,我无比怀念在那200多平方米办公空间工作的经历。”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源浩表示,深圳留创园在全国首创了“政府引导,留学生管理,企业化运作”模式,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为企业提供包括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代理记账等服务,令人印象深刻。
2013年1月18日,曾赴新加坡、加拿大及美国等国家留学归来的黄源浩及其团队在深圳留创园成立了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7月7日,奥比中光成功登陆科创板,被誉为“3D视觉第一股”。目前,奥比中光已服务超1000家全球客户及开发者,在全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场占有率超70%。
奥比中光仅是留创园孵化的大批优秀海归企业的一个掠影。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郎靖告诉记者,留创园一方面发挥催生作用,为留学回国创业者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有效降低创业门槛;另一方面发挥培育作用,通过优化配置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提供便捷、高效的专业化、集成式服务,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安居和企业发展环境,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缓解了后顾之忧,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施展,极大地保障了创业的成功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留创园有超过3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创业或工作,累计吸纳留学人员超过8.5万人,汇聚了近万名国家和省市各级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首选之地、优秀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活力迸发的源泉、区域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对外开放的先锋阵地和重要载体。
闯出一条特色发展新路
留创园经过30年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在吸引国外人才、开展国际化探索方面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这也产生了新机遇。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主席张建国指出,留创园经过30年的实践和探索,丰富了内涵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作为国际人才、技术、项目流通的重要渠道和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留创园应把握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时代脉搏,发挥国际科技人才集聚平台作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参与世界人才争夺;紧抓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找准自身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和突破重点,推动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扬锐意革新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推动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升级,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科技部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秦涛表示,留创园完成了鼓励、吸引和支持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定位和使命。进入新时代,留创园应进一步突破以往人才引进的设定计划,加大外籍高层次人才的引入,转型升级成为吸引与支持国际科技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科技部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将发挥国内外网络和渠道优势,支持留创园面向全球引进人才、培育企业、提升品牌,打造集聚国际科创人才的主阵地。
在郎靖看来,留创园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战略位势,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发展理念推动留创园提质升级,凝聚行业和社会力量,并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升级:完善组织机制,巩固积淀优势;深入研究探索,培育先发优势;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区域创新;强化品牌建设,高举科创旗帜,向着建设“国际人才科创园”、打造“国际人才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迈进,继续开创出一条特色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