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衍涛
位于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的智造谷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由29栋单体建筑组成。园区以高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等为重点,打造全链条产业运营生态圈,为入驻企业提供党建、科技、人才等资源及综合性服务,先后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等。近年来,园区企业数量、体量持续扩大,如何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此,智造谷产业园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工业社区”服务模式,从园区管理变为社区治理,通过强组织、搭平台等方式,推动园区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攥指成拳”,促进产业园区由传统“物业租售模式”转变为“投资共生、全周期服务模式”,初步建设成为生态型特色产业园区。
建强党组织
激活园区发展主引擎
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党委指导下,智造谷产业园依托园区运营商成立联合党委,构建“智能装备中心党委—园区联合党委—企业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逐步形成“党委统筹、企业协同、职工参与”的服务管理模式,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企业末梢,将社区治理模式嵌入产业园区服务网。
中心党委统筹谋划。明确“党组织统领、社区化服务、网格化治理”工作思路,制定“工业社区”治理改革作战图,指导各园区形成“工业社区”提质升级行动方案。择优选派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园区企业,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强化党建引领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联合党委精准施策。按照规模适宜、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园区29栋楼宇划分为六大网格,按照德才兼备、公道正派、党员优先的标准,从企业在职员工中选聘网格长。明确企业诉求由网格即时受理、联合党委24小时办理、中心党委48小时处理工作职责,着力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结、下沉到底的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企业党支部高效协同。建立“1+X”帮扶机制,选取产业发展好、党建工作好的“双好”企业指导帮包网格内多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共同培育产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水平。推行“党建入章”“双向培育、交叉任职”等制度,强化党员职工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引导企业党员积极参与网格治理。
搭建服务平台
拓宽企业发展高速路
智造谷产业园积极搭建党建融合、公共技术、惠企助企三大服务平台,高标准打造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3个“一对一”服务机制,连通服务园区企业的“神经末梢”。
搭建党建融合服务平台。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园区党组织密切联系服务青年机制,打造园区青年创业驿站,为优质青年创业者提供免租服务,举办30余期青年创业技能提升培训班,不断凝聚青年人才力量。坚持“党建带工建”,推动园区企业积极组建工会,规范企业管理、畅通沟通渠道,积极建立规范有序、和谐稳定新型劳动关系。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与13所驻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牵头组建企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为56家潜力企业“一对一”配备企业导师,每月开展2次专项业务辅导。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集创业、孵化、投资、运营、技术共享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3000平方米众创空间,1.55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电子产品配套加工平台和检验检测智能制造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免费技术支持,降低初创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搭建惠企助企服务平台。建立服务管家“一对一”服务机制,从园区运营商中为园区重点企业选配30名服务管家提供知识产权代理、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紧盯职工现实需求,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打造“5分钟便民生活圈”。
提升发展实效
奏响园区治理最强音
智造谷产业园坚持“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通过建强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建立产业联盟等方式,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园区企业活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开创园区治理新模式。
持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两个覆盖”质效,通过吸收党的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新建党支部等方式,建强园区党组织。增强党组织功能,开展30余次书记讲党课活动,组建2支园区党员突击队、4支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城、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20余次。
持续激发园区企业活力。依托服务平台实现技术共享、人才共育、产教共融,邀请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相关人士定期召开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开展政策解读、技能培训、人才招引等服务200余次。建红领书屋、党员活动室、创客空间等多功能载体,定期开展优秀员工评选、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20余次。
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制度,牵头成立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先后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等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吸引100余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入驻园区,培育出11家规模以上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