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第A3版:热点

5G“下半场”加速迈向智能互联

  ▶  本报记者 李洋

  在5G发放牌照5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4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回首5G发展前半程,我国5G基站数、用户数、用户渗透率领跑全球,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已超越固定宽带,5G创造的赋能价值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展望5G发展“下半场”,创新仍然是产学研各界面对的共同命题,需要在智能化、宽带化、轻量化、主动适配等方面积极开展技术和应用创新。

  邬贺铨进一步表示,当前,5G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5G终端与AI技术的融合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2G跟随,到3G突破、4G并跑,再到5G基站数量、独立组网规模、终端连接数跃居世界首位,5G不仅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名片”,更是积极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带动我国数字技术创新由跟跑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转变。

  商用5周年

  2023年5月31日,青海移动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支持下,克服艰难险阻,在无人区开通运行5G基站,让可可西里腹地有了5G信号;同年9月30日,古姆乡5G基站建成开通,标志着西藏自治区所有乡镇实现5G网络覆盖……从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到新疆塔里木万米深井;从海南三沙的永兴岛到青藏高原的三江源,5G 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区、县城城区以及绝大部分乡镇地区。

  宁德时代通过5G专网实现跨省甚至跨国柔性互联,数百条生产线实现5G业务连接;华润三九通过5G等技术成为中药智能制造示范,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成品首检不良品率降低25%;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炼钢加料、调温等工序可以自动精准完成;纺织企业数据统计、智能汇算自动生成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订单,自动识别判断员工行为,及时处置生产异常情况……从一块电池到一粒药,从一块铁到一段钢,5G商用这5年,充分释放5G赋能、赋值、赋智和“一业带百业”的重要作用,应用赋能逐步加深。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5G应用已经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项,应用赋能向核心控制环节加速拓展。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商用5年来,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步入5G-A新阶段

  2024年4月24日,中国移动率先在珠穆朗玛峰开通5G-A基站,标志着这座世界最高峰迈入5G-A时代。而这仅仅是5G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前,我国5G发展已经步入5G-A新阶段,带着领先优势进入“下半场”。

  相较于5G,5G-A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通过引入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空天地一体等技术,扩展5G能力的边界。

  2024年以来,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结合应用场景需要、热点地区网络覆盖情况积极开展5G-A网络建设和应用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成都、西安、大连、深圳、呼和浩特等35个城市和地区联合举行“携手开启5G-A新时代”启动仪式。

  与此同时,基础电信运营商纷纷提出5G-A发展日程,发布了水域监控、车路智联、低空配送、低空巡检、形变监测、物料管理、物资运配、商品盘点、精准操控、协同作业等不同的应用场景,一系列应用实践也铺陈开来。借助全球首个百公里级5G-A通感一体跨海航线低空网络覆盖,一架无人机从浙江舟山出发,用时约一小时,将一批试载货物成功送达上海金山;长城汽车落地的5G-A柔性工厂试点,有效解决了工业现场控制中设备互联互通和数据实时同步的问题,减少停机的效益提升可达到6亿元/年……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5G国际标准已经进入5G-A阶段,R18版本已经完成,R19版本处于开始阶段。5G-A国际标准着力持续提升5G网络能力和拓展新用例,开启和AI的全面融合。闻库表示,在网络能力拓展方面,利用上行超级MIMO、双工演进、灵活上行频谱接入等关键使能技术,5G上行能力实现10倍提升,满足广域大上行业务需求。

  5G-A崭新登场,与云、AI、智算等技术“共同奔赴”,融合创新产生的应用已在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卫星通信等领域彰显巨大潜能。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无线及算力产品经营部总裁张万春表示,当前,中兴通讯已经在20多个省市广泛试点和场景探索。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的融合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他表示,5G-A技术的上车应用将开辟新的流量入口和发展机遇,中兴通讯已在苏州、珠海等地开展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试验和示范。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既斌表示,在加速产业升级方面,广域、无源的物联能力在仓储物流、工业监测等领域将形成千亿级的新联接需求,5G-A的无线连接能力,实现了从低速到超高速的全覆盖,将加速智慧工厂的改造与升级。此外,5G-A通感一体的能力,也将可以满足低空飞行、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场景需求,这将加速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

  加速迈向智能互联

  随着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取得重大进展,AI正由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

  闻库表示,“与AI的全面融合已经成为未来通信网络演进的一个核心方向。”闻库表示,标准制定方面已经前行,5G国际标准在AI融合上做了一些项目,尤其是通信关键的空口首创性地引入AI设计,移动通信网络的很多领域都将考虑使用AI。

  邬贺铨表示,嵌入大模型的智能终端将在动漫与视频创意、游戏和虚拟世界、语音合成与转换、视觉和图像处理、聊天机器人、个性化推荐、医疗辅助、自动化内容生成、人脸识别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智联未来将开拓无限想象空间。

  5.5G将至,6G还会远吗?

  诺基亚贝尔执行副总裁、首席战略技术官常疆说:“6G的架构将是六边形战士,到了6G时代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强的网络智能,更好的应用支持。”

  常疆表示,2024年是6G从实验室走向行业的转折之年。在他看来,6G已经从需求定义慢慢转向技术研究,2027年将针对6G主力频段和频谱协同做出重要定义;2028年年底将出台第一版6G标准;2029年中后期,市场将有基于第一版6G标准做的先期部署。

  近年来,我国超前开展6G愿景需求研究,发布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指标等研究成果。其中,2023年6月提出的5类6G典型场景和14个关键能力指标全部被国际电联采纳。据2023全球6G发展大会披露的信息,我国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

  闻库同时强调,移动网络的智能维度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太可能“一步登天”。5G-A系列设计为6G使能强AI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从5G“轻智能”向实现6G“系统智能”转变。

2024-06-17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336.html 1 5G“下半场”加速迈向智能互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