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鹏
近日,潍坊市通报2024年第一季度县市区、市属开发区重点工作综合评价情况,潍坊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额等12项指标总量均居潍坊市前三位;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使用外资等6项指标增速均高于潍坊市平均水平。
第一季度指标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透过第一季度“开局战”中的“成绩单”,可以看到潍坊高新区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城市活力加速释放。
高效服务 加速项目“聚变”
拼经济,首先要拼项目,拼大项目、拼好项目。
今年伊始,潍坊高新区集中开工20个重点项目。其中,总投资额35亿元的磁悬浮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是潍坊高新区抢抓“碳排放双控”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引领性项目。
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产业集群。依托园区协同集聚效应,潍坊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磁悬浮产业为核心,磁共振、磁选矿装备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重点培育了天瑞重工、新力超导、奥新医疗等龙头骨干企业。
勤于播种,自有收成。在潍坊高新区,大项目、好项目快速发展的“进度条”被不断刷新——
用时13个月,潍坊纳硒生物禽用抗体新型兽药项目3栋建设主体完成竣工验收,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配套施工,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新版GMP车间验收。
用时10个月,凯信重机制氢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一期完成综合验收,部分车间投入生产。
用时8个月,山东东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4个主体完成施工,目前设备、人员都已到位,即将全部投入生产……
以高效服务加速项目建设,始终贯穿潍坊高新区发展主线,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优质招引 实现企业“蝶变”
“双招双引”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今年一季度,潍坊高新区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潍坊行”推介会,先后赴北京、深圳、济南等地开展精准招商20余次,全力以赴“抢”项目、引人才。
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这样的实例在潍坊高新区不胜枚举。
在新型储能领域,王瑾博士牵头攻坚,两年时间便跻身国内前沿,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同时掌握全钒和铁铬两大液流电池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迅速在行业站稳脚跟,还带动区域产业攀高逐新。
走进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从鼻腔填充海绵、牙齿脱敏凝胶,到骨填充材料、梯度层生物膜……该企业通过国内外技术的引进与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正向“织造生命·打印未来”的愿景阔步前行。
随着3D生物打印再生型植入性医疗器械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诺一迈尔进入发展快车道,将满足梯度层生物膜等10余个高端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
一个好企业,或许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好企业则代表了当下的产业布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潍柴、福田汽车、华丰动力、力创科技等50余家骨干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做好“一件事” “从量变到质变”
“潍坊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很给力,仅环评审批就为我们省了不少时间。”不久前,在潍坊玉泉机械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数字化智能制造项目开工仪式上,该项目负责人张旭东有感而发。
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建设手续“多头跑”向项目审批“一件事”转变: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进行“链条式”整合,实现“立项一件事”;颗粒化梳理用地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形成业务办理材料明细和划拨材料清单,建设单位仅需提供一套申请材料即可实现“用地一件事”;整合形成“建筑工程开工综合许可一件事”,单项目审批精简环节2个,实现“开工一件事”。
精准发力才能后劲十足。为增强“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质效,潍坊高新区还配套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一窗通办”,多部门多事项统一办理;成立“浞好办”服务项目工作室,围绕重点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有家的感觉才会想扎根。政策“抢跑”,服务“出圈”,潍坊高新区创新改革加速升级,不断增强企业归属感。
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扎实干好,有了量的积累便会有质的飞跃。潍坊高新区努力构筑最优营商环境,围绕项目、招引、创新等关键指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高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