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丹 本报记者 叶伟
近日,《西安高新区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西安高新区将前瞻布局“六大领域”,实施“六大任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西安高新区将坚定不移地以硬科技为特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双中心”核心区建设加快成形起势。
部署“六大方向”
探索发展新场景
《方案》明确提出,西安高新区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智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六大领域,努力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聚焦未来信息方向,西安高新区将以西安科学园、曲率引擎-硬科技企业社区、长安通讯产业园为承载核心,重点发展光子、类脑智能、大模型、下一代移动通信(6G等)重点领域,稳步推进各类创新平台“沿途下蛋”。
聚焦未来空间方向,西安高新区将以西北工业大学未来产业科技园、西安特种飞行器产业园为承载核心,重点发展空天动力、空天能源、无人系统等领域。
聚焦未来智造方向,西安高新区将以草堂科技产业园为智能制造承载、丝路软件城为数字赋能承载,重点推进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6G、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鼓励校企携手,攻关核心技术,创建“灯塔工厂”。
聚焦未来健康方向,西安高新区将以草堂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聚集基地、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为承载核心,重点推进新一代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生物制品、类脑智能等领域发展。
聚焦未来能源方向,西安高新区将以新能源新材料园为承载核心,重点推进氢能、新型储能、先进核能等领域发展。
聚焦未来材料方向,西安高新区将以新能源新材料园为承载核心,重点推进稀有金属功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含能材料、智能材料等领域发展。
锚定“六大任务”
构建发展新生态
在《西安高新区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规划目标基础上,西安高新区同时提出了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六大任务”,积极构建发展新生态。
建设未来产业承载空间。西安高新区将以西安科学园为创新核心,以丝路科学城片区为重要承载,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加速器、未来产业聚集区等产业园区,推进形成“研发—孵化—加速器—产业园”的未来产业空间格局。
强化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西安高新区将强化与中国科学院、西工大等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创新,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战略储备,加快建设光子陕西实验室、西电半导体陕西实验室。与西工大合作建设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加快优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支持建设医工交叉研究院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加快未来产业主体培育。西安高新区将挖掘创新主体源头,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评价师、技术经理人等。创建未来产业孵化器,培育、催生一批未来产业萌芽企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企业及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企业。支持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空天动力研究院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企业。
打造未来产业应用场景。西安高新区将分层分类推出未来产业技术/产品供给清单,建立西安高新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库,定期发布未来产业领域的场景机会。探索推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试点项目,实施未来产业场景示范工程。
提升未来产业金融支撑。西安高新区计划每年列支1亿元未来产业专项资金,设立10亿元的未来产业引导基金,加快对优质项目投资,加大创业投资对未来产业项目支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探索以未来产业知识产权项目作为底层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
打造未来产业人才高地。西安高新区将引进更多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等“高精尖缺”人才和基础前沿科技创新团队,形成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产业园区的联合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