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3日
第A6版:园区动态

徐州高新区聚力打造S形科创大走廊

  ▶ 权津

  2024年年初,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4年省重大项目名单,徐州高新区共有6个项目入选。

  重大项目为何频频落地

  作为老工业城市的徐州市转变思想,将视线投向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业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徐州高新区作为徐州市区域科创中心,不断发掘新动能、新空间。

  徐州高新区紧紧把握机遇。对于好项目来说,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一个快字,能让“好”上加好。

  普达特科技新一代半导体设备制造项目便是靠加快建设速度,抢得市场先机。2022年签约后即开工建设,5月份建成运营,6月份首台产品下线并交付用户。4个月时间,普达特科技新一代半导体设备制造项目便推出成熟产品抢占市场,体现出项目建设的“高新”速度。

  提速、提速、再提速。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项目推进一环扣一环,一切只为了项目早日达效。“快”的背后,必然离不开优秀的营商生态。

  徐州高新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建企业成长新机制。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扶持”,严格落实《徐州高新区关于推动科技创新支持现代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扶持政策对企业申报实行分类指导、提供专项服务,帮助困难企业摆脱发展困境。

  在项目建设中,徐州高新区严格落实节点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各项要素支撑,精准把握项目质量,加大推进力度,确保项目完成“全生命周期管理”,勇挑重担、扛重责,全力提升服务效能,奋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如何找准优势突围

  走进江苏先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项目建设紧张有序。工人们铆足干劲、加紧建设,力拼项目尽快实现试生产。

  作为江苏省2023年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对于推动当地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创新基因已经深深植根于企业发展的血脉中,助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去年,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实现了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配件国产化。今年,二期项目建成,我们不仅可以生产设备,还可以生产新一代半导体先进材料,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雁阵式发展。”江苏先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杰说。

  一个好项目,不仅能带动一个企业发展,也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作为徐州市的区域科创中心,徐州高新区的绿色能源产业不仅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变量”,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近年来,徐州高新区依托徐州市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机遇,盯紧行业前沿,深挖产业潜能,积极参与该高新区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建设,能源结构“向新而变”,产业升级“向绿而行”, 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形成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徐州高新区创建江苏省级以上绿色工厂6家,可再生资源使用比例提升25.8%,清洁能源使用率提升5.7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8.8%,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提升9.9%,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11.5%。

  未来,徐州高新区将利用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安全应急、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4+1”主导产业,以建链、补链、固链、强链为抓手,着力抓龙头、引链主、聚核心,加快培育发展上中下游配套的创新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不断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占据高新技术制高点,推动徐州高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如何跨越赶超

  3D识别、抓取、拼点、焊接、矫形、下件、码垛,工业机器人上下左右自如地伸屈旋转机械臂,一件件结构件在流水线上接连完成。当成品料盘装满后,一辆无人驾驶智能小黄车自动把料盘运走,再把空盘运过来……这是徐工消防剪叉车智能焊接线的生产场景,让人感受到智能制造的魅力。

  “这条生产线共有29台焊接机械手、10台搬运机械手、8台AGV自动输送小车。”徐工消防数字化运营总监徐凯说,这是国内首家实现高空作业平台车架、臂架等结构件焊接全过程无人化的智能产线,自动化程度和产出效率为行业最高,实现减少用工80%。

  在徐州高新区高速奔跑的不止徐工消防一家。江苏晶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9月落户徐州高新区,仅几个月时间,其主打产品蓝宝石光纤几度突破产品性能“极值”,该企业由此成为全球罕见可以批量提供30微米量级单晶光纤的高新技术企业。

  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竞争力。为更好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徐州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整合空间资源,聚力打造一条S形的科创大走廊,让其加速串起徐州高新区科技创新的进阶之路。

  这条科创大走廊以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为核心,拥有高标准建设的36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其中,众创空间、孵化器100万平方米,加速器60万平方米,产业化园区200万平方米,科创大走廊里集聚了3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国家级孵化器、118个江苏省级研发平台,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超过2万人。

  当前,徐州高新区正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抓攻坚求突破、下决心干成事,努力探索新路径,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徐州高新区将继续高标准严要求、有提升有进步,向“新”向“高”而行。

2024-06-03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195.html 1 徐州高新区聚力打造S形科创大走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