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第A4版:聚焦

2025年我国膜产业产值预计达5000亿元

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增长点

  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沧州)膜产业发展大会上,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膜赛道场景创新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膜法深度水处理赛道规模和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和新兴产业不断升级发展,人们对膜法水处理技术和应用场景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水处理逐渐向深度水处理发展,其中,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盐湖提锂、废水零排放等是未来市场需求的主要方向。

  膜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从上游化工原料供给到下游环境、医疗、能源等多领域应用,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撑性产业,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增长点。

  据统计,我国膜产业从2009年到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4.77%,2021年膜产业总产值达到3230亿元。中国膜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膜产业产值可达5000亿元。

  长城战略咨询副总经理曹善平表示,应用场景更迭是膜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伴随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对膜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倒逼膜材料随着下游场景的更迭和需要不断创新。

  膜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膜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所在。

  记者在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一轴轴“粗布”正走下生产线。“这可不是普通的布,是我们研发的低膜阻低渗氢聚苯硫醚隔膜,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替代了进口。”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振环介绍说,该隔膜1平方米能卖到400元左右,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20万平方米。

  “氢能被视为未来能源革命的颠覆性技术方向。我们研发的能源与环境用聚芳硫醚膜材料,可用于电解水制氢隔膜。该款隔膜是碱性水电解槽的核心材料,具有气密性高、膜阻低、孔径小、孔隙率大、耐高温等特点,可有效阻隔碱性水电解槽内氧气和氢气气体的混合,以保证气体的纯度和电解服役的安全性。”李振环说。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已较为成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达176.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2.8%。十多年前,锂电池隔膜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且价格十分昂贵。随着以沧州明珠等为代表的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最终迎头赶上。

  沧州明珠总经理于增胜表示,沧州明珠在2014年专门成立了沧州明珠隔膜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工艺改进和技术提升。2016年成功开发出高端湿法隔膜,采用国际先进的同步双向拉伸技术,湿法锂电池隔膜具有孔径分布均匀、强度高、厚度薄、一致性高等优点,相关产品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是全球少数几家掌握干法单拉隔膜、湿法双拉隔膜和涂布改性隔膜3项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目前,沧州明珠隔膜已成为国内外多家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家的主要供应商。

  当前,我国膜产业已成为众多行业发展支撑性产业,在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业节能降耗、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等方面,特别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膜产业从起步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目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马军也坦言,虽然我国在中低端膜生产领域在全球占有领先地位,但高性能膜材料与膜技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应高度关注绿色、低碳、资源循环利用、无动力降温节能方面的膜材料与技术发展。”

  据了解,随着我国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系统布局高端膜材料的技术突破与应用研究项目,国内高校院所、高成长高技术企业纷纷布局高性能膜产品研究,以加快突破技术掣肘。

2024-05-20 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增长点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069.html 1 2025年我国膜产业产值预计达5000亿元 /enpproperty-->